[发明专利]一种铸造加压凝固半连续生产装置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087226.3 | 申请日: | 2017-02-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14606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24 |
发明(设计)人: | 何树先;刘雅辉;王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交通大学;上海中超航宇精铸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D27/13 | 分类号: | B22D27/13;B22D33/02;B22D35/06;B22D35/04 |
代理公司: | 上海汉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36 | 代理人: | 郭国中 |
地址: | 20024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铸造 加压 凝固 连续生产 装置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铸造加压凝固半连续生产装置及方法,包括:熔炼浇注组合装置、铸件传输装置和加压凝固装置;所述铸件传输装置能与所述熔炼浇注组合装置配合,用于完成模具的加热和铸件的浇注;所述铸件传输装置将所述熔炼浇注组合装置浇注的铸件传输到所述加压凝固装置,或者将新的待浇铸模具传输至所述熔炼浇注组合装置;所述铸件传输装置能与所述加压凝固装置配合,完成所述铸件的加压凝固。本发明采用上述装置的配合,能自动完成铸件的传输,无需了浇注前模具及浇注后模具人工转移,减少转移模具的时间和次数,降低了操作时间和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铸造半连续生产技术,具体地,涉及一种铸造加压凝固半连续生产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的铸造生产装置一般采用熔炼浇铸和模具焙烧分开的工艺,模具焙烧后需要依靠人工方式将待浇铸模具转移到中频感应炉内进行浇铸,但对于薄壁复杂结构的铸件而言,由于模具转移过程温度下降较多,将导致液体金属在模具中充填不完整,产生浇不足、冷隔、缩孔、疏松等严重的铸造缺陷,为了生产薄壁复杂结构的铸件,一般采用大气压下浇注,通过提高金属液浇注和模具焙烧温度、增大增多补缩冒口等工艺方法,这种传统的工艺方法不仅生产过程能耗和生产成本大,而且无法有效提高薄壁复杂结构铸件成品率。
经检索,中国发明专利公开号为101883651A,该专利公开一种能够连续高效率地铸造没有缺欠或气孔的制品的铸造装置,该装置设有与所述模腔连续的浇口部,该浇口部经由形成在模具上的通气路与大气连通,所述通气路上设有隔断所述浇口部与大气的连通的密封销,该密封销滑动自如,该密封销为筒状,在该筒状密封销的内侧配置压出销,该压出销与密封销独立且能够滑动。
但是上述装置还是不能很好的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比如模具转移频繁需要多人手工操作完成的问题等。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和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铸造加压凝固半连续生产装置及方法,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铸造加压凝固半连续生产装置,包括:熔炼浇注组合装置、铸件传输装置和加压凝固装置;
所述铸件传输装置能与所述熔炼浇注组合装置配合,用于完成模具的加热和铸件的浇注;
所述铸件传输装置将所述熔炼浇注组合装置浇注的铸件传输到所述加压凝固装置,或者将新的待浇铸模具传输至所述熔炼浇注组合装置;
所述铸件传输装置能与所述加压凝固装置配合,完成所述铸件的加压凝固;
其中:所述铸件传输装置包括导向部件、铸件转移小车,所述铸件转移小车沿着所述导向部件运动,完成铸件在所述熔炼浇注组合装置、所述加压凝固装置之间传输;所述铸件转移小车设有底盘,该底盘能分别与所述熔炼浇注组合装置、所述加压凝固装置配合。
优选地,所述铸件转移小车包括车轮、车架、二级液压缸、底盘、止进部件、电机驱动装置和多级液压缸;底盘固定在二级液压缸上,二级液压缸安装在车架上,车架上设有车轮和电机驱动装置,在电机驱动装置的驱动下,车轮能沿着导向部件在所述熔炼浇注组合装置、所述加压凝固装置之间水平运动;所述多级液压缸顶出底盘和车架,使铸件在所述铸件传输装置、所述加压凝固装置之间转移;所述止进部件用于限定车架的运动区间。
更优选地,所述电机驱动装置包括皮带轮、皮带、电动机和驱动轴,所述车架设有四个车轮,其中两个车轮通过一个驱动轴连接,电动机通过皮带输出动力给驱动轴,车轮旋转并带动车架在所述熔炼浇注组合装置、所述加压凝固装置之间沿着导向部件水平直线运动。
优选地,所述铸件传输装置进一步包括下导向部件和下导向部件固定板,所述下导向部件的上下两端分别由下导向部件固定板固定,下导向部件上端的下导向部件固定板由多级液压缸支撑进行上下直线移动以升降底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交通大学;上海中超航宇精铸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交通大学;上海中超航宇精铸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8722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动灭火装置
- 下一篇:一种带灭火装置的动力电池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