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动态非高斯结构监测数据异常识别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084131.6 | 申请日: | 2017-02-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97509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6 |
发明(设计)人: | 黄海宾;伊廷华;李宏男;马树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理工大学;大连莱立佰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20 | 分类号: | G06F30/20 |
代理公司: | 大连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21200 | 代理人: | 温福雪;侯明远 |
地址: | 116024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动态 非高斯 结构 监测 数据 异常 识别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土木工程结构健康监测领域,提出了一种动态非高斯结构监测数据异常识别方法。首先,对监测数据定义过去和当前观测向量,并对其进行预白化;其次,对白化后的过去和当前观测向量建立统计相关模型,得到动态白化数据;接着,将动态白化数据划分为系统相关和系统无关部分,并对其进行独立分量分析建模;最后,分别定义两个统计量并确定其控制限,当统计量超过控制限时判断监测数据中存在异常。由于同时考虑了结构监测数据的非高斯性和动态特性,基于此定义的统计量可有效识别数据中的异常。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土木工程结构健康监测领域,提出了一种动态非高斯结构监测数据异常识别方法。
背景技术
土木工程结构在长期荷载、环境侵蚀和疲劳效应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其服役性能的退化不可避免。深入分析结构监测数据,可以及时发现结构的异常状态并提供准确的安全预警,对确保土木工程结构的安全运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目前,结构监测数据的异常识别主要通过统计方法实现,一般分为两大类:1)单变量控制图,如休哈特控制图、累积和控制图等,该类方法对每个测点的监测数据分别建立控制图,以识别监测数据中的异常;2)多变量统计分析,如主成分分析、独立分量分析等,该类方法利用多测点监测数据之间的相关性建立统计模型,并定义相应的统计量以识别监测数据中的异常。
由于结构变形的连续性,结构相邻测点的响应数据之间也具有相关性。实际工程应用中,能够考虑这种相关性的多变量统计分析方法更具优越性。然而,由于结构的非线性和测量噪声的复杂性等因素,结构监测数据往往呈现非高斯性;此外,结构监测数据中也存在动态特性(即自相关性)。若能在结构监测数据建模过程中同时考虑非高斯性和动态特性,则可提升多变量统计分析方法的异常识别能力,使其在工程应用中更具实用价值。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提出一种动态非高斯结构监测数据建模方法,在此基础上定义两个统计量用于识别数据中的异常。其技术方案是:首先,对监测数据定义过去和当前观测向量,并对其进行预白化;其次,对白化后的过去和当前观测向量建立统计相关模型,得到动态白化数据;接着,将动态白化数据划分为系统相关和系统无关部分,并对其进行独立分量分析建模;最后,分别定义两个统计量并确定其控制限,当统计量超过控制限时判断监测数据中存在异常。
一种动态非高斯结构监测数据异常识别方法,步骤如下:
步骤一:结构监测数据预处理
(1)令表示正常结构监测数据中对应时刻t的样本,m为测量变量个数;定义过去观测向量xp(t)=[xT(t-1),xT(t-2),...,xT(t-τ)]T(注:τ为时延)和当前观测向量xc(t)=x(t);
(2)令Jp和Jc分别表示xp(t)和xc(t)的白化矩阵,则白化后的xp(t)和xc(t)分别为:
步骤二:动态白化
(3)结构监测数据的动态建模即是建立和之间的统计相关模型:
式中:表示与的互协方差矩阵;和为奇异值分解的酉矩阵;为奇异值矩阵,包含的m个非零奇异值;
(4)定义在P上的投影为z(t),则z(t)可通过下式求得:
式中:R=PTJp;
(5)由于z(t)的协方差矩阵是一个单位矩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理工大学;大连莱立佰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大连理工大学;大连莱立佰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8413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图纸的生成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一种桥梁结构三维地震易损性分析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