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软包电池在审
申请号: | 201710080420.9 | 申请日: | 2017-02-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2881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21 |
发明(设计)人: | 林森;何平;谢斌;郭培培;张亚杰;殷科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2/02 | 分类号: | H01M2/02;H01M2/08;B32B15/085;B32B15/088;B32B15/20;B32B15/18 |
代理公司: | 北京五洲洋和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87 | 代理人: | 张向琨 |
地址: | 352100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包装膜 主体部 两层 软包电池 自由端 封边 外保护层 侧封边 金属层 融合层 侧面 电芯 夹持 双折边结构 封边材料 密封连接 弯折结构 传统的 顶封边 侧封 回折 减小 弯折 粘接 封装 收容 | ||
1.一种软包电池,包括两层包装膜(1)以及封装在两层包装膜(1)之间的电芯(2);
各层包装膜(1)包括外保护层(11)、内融合层(12)以及位于外保护层(11)与内融合层(12)之间的金属层(13);
两层包装膜(1)在中部形成收容电芯(2)的主体部(M),在主体部(M)的周围密封连接并形成顶封边(U)和侧封边(S),其中,侧封边(S)弯折并粘接在主体部(M)的侧面(M1)上;
其特征在于,
两层包装膜(1)在侧封边(S)上的部分分别形成内侧封部(S1)和外侧封部(S2),其中外侧封部(S2)具有本体(S21)以及露出金属层(13)的自由端(S22),且自由端(S22)回折到本体(S21)上并夹持在本体(S21)与主体部(M)的侧面(M1)之间,内侧封部(S1)夹持在本体(S21)与主体部(M)的侧面(M1)之间且与自由端(S22)相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包电池,其特征在于,内融合层(12)为聚丙烯,外保护层(11)为尼龙,金属层(13)为铝箔或钢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包电池,其特征在于,内侧封部(S1)通过粘接剂粘接到主体部(M)的侧面(M1)上,外侧封部(S2)的自由端(S22)通过粘接剂粘接到主体部(M)的侧面(M1)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包电池,其特征在于,本体(S21)上的内融合层(12)通过热压与自由端(S22)上的内融合层(12)融合在一起,内侧封部(S1)上的内融合层(12)通过热压与本体(S21)的内融合层(12)融合在一起。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包电池,其特征在于,一层包装膜(1)上形成有收容电芯(2)的凹腔(C),且所述一层包装膜(1)在侧封边(S)上的部分为内侧封部(S1)。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包电池,其特征在于,侧封边(S)沿厚度方向(T)的高度小于主体部(M)的侧面(M1)的高度。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包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两层包装膜(1)为独立的两张包装膜。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包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两层包装膜(1)为一张包装膜,所述一张包装膜对折后形成相连的两层包装膜(1)。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包电池,其特征在于,电芯(2)的极耳(21)从顶封边(U)伸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宁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80420.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