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配备气罐的车辆有效
申请号: | 201710077953.1 | 申请日: | 2017-02-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89135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16 |
发明(设计)人: | 大桥康彦 | 申请(专利权)人: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0K15/07 | 分类号: | B60K15/07 |
代理公司: |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19 | 代理人: | 沈同全;车文 |
地址: | 日本爱知***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配备 车辆 | ||
一种配备气罐的车辆,具体地一种配备有多个气罐的配备气罐的车辆,该车辆包括罐带(50)。利用罐带(50)将被布置成比前罐进一步向后的后罐安装到车辆本体,罐带(50)包括:下带(52),下带(52)固定到车辆本体并且从下侧支撑后罐;上带(51),上带(51)从上侧覆盖后罐(40);和联接部(60),联接部(60)在配备气罐的车辆的后侧上将下带(52)和上带(51)联接到一起并且具有可伸缩的弹簧(62)。该配备气罐的车辆被构造成使得当前罐的冲击被施加到后罐的下侧时,由于弹簧(62)的变形,上带(51)的后端(51b)向上移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配备气罐的车辆,并且更加具体地涉及一种配备有多个气罐的配备气罐的车辆。
背景技术
配备有用于存储燃料气体诸如氢气的多个气罐的车辆诸如燃料电池车辆(配备气罐的车辆)是已知的。多个气罐的布局的实例包括其中以T形形状布置的多个气罐被安设在乘员车厢的地板下方的布局。例如,DE 102009039079公开了一种配备有以T形形状布置的多个气罐的车辆。在DE 102009039079中,在车辆前侧上的气罐(前罐)被布置成使其纵向方向沿着车辆前后方向。在另一方面,在车辆后侧上的气罐(后罐)被布置成使其纵向方向沿着车辆左右方向。
发明内容
如果在行驶时车辆与前方物体碰撞,则车辆本体可能显著地变形。在这种情况下,可能的是,在带有以T形形状布置的气罐的车辆中,后罐可能从车辆前侧经受前罐的冲击。在此情形中,由于在前罐和后罐之间的小的接触面积,前罐可以向后罐施加大的冲击负荷。这可能导致后罐受到损坏。
本发明提供一种在碰撞的情形中减小前罐施加到后罐的冲击负荷的配备气罐的车辆。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配备有多个气罐的配备气罐的车辆,该配备气罐的车辆包括:车辆本体;第一气罐,第一气罐被布置成使得第一气罐的纵向方向沿着配备气罐的车辆的前后方向;第二气罐,第二气罐被布置成与第一气罐相比更加靠近配备气罐的车辆的后部,并且被布置成使得第二气罐的纵向方向沿着配备气罐的车辆的左右方向;将第一气罐安装到车辆本体的第一安装机构;和多个罐带,所述多个罐带缠绕在第二气罐上以将第二气罐安装到车辆本体。罐带包括:下带,下带固定到车辆本体并且从重力方向上的下侧支撑第二气罐;上带,上带从重力方向上的上侧覆盖第二气罐;和联接部,联接部在配备气罐的车辆的后侧上将下带和上带联接到一起并且具有可伸缩的弹性部件。配备气罐的车辆被构造成当来自配备气罐的车辆的前侧的负荷被施加到第一气罐时,允许第一气罐与第二气罐的下侧形成接触,并且被构造成使得当第一气罐的冲击被施加到第二气罐的下侧时,由于弹性部件的变形,上带的在配备气罐的车辆的前后方向上的后侧向上移动以增加联接部处在上带和下带之间的距离。
根据以上方面,当由于配备气罐的车辆的碰撞导致来自前侧的负荷被施加到第一气罐时,第一气罐与第二气罐的下侧形成接触。而且,当第一气罐的冲击被施加到第二气罐的下侧时,第二气罐能够相对于罐带朝向车辆的后上侧,即,在第二气罐从第一气罐后退的方向上移动。因此,能够减小由于与第一气罐碰撞而施加到第二气罐的冲击负荷。
在以上方面,第一安装机构可以被构造成使得当大于预定负荷的负荷被从配备气罐的车辆的前侧施加到第一气罐时,第一气罐的在配备气罐的车辆的前后方向上的后侧的固定被释放,而第一气罐的在配备气罐的车辆的前后方向上的前侧保持受到支撑。
根据以上方面,即使当第一气罐不被布置在低的高度处时,当来自车辆的前侧的负荷由于配备气罐的车辆的碰撞而被施加到第一气罐时,第一气罐仍然与第二气罐的下侧形成接触。因此,在低的高度处布置第一气罐是不必要的。相应地,车辆本体的下表面能够保持处于低的高度。
在以上方面,上带的刚度可以低于下带的刚度。
根据以上方面,上带能够易于变形。因此,第二气罐能够更加易于在第二气罐从第一气罐后退的方向上移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未经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7795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