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采捕浒苔的装置及其构建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074666.5 | 申请日: | 2017-02-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18039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13 |
发明(设计)人: | 史哲峰;骆其君;陈海敏;张婷婷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D44/00 | 分类号: | A01D44/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315211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采捕浒苔 装置 及其 构建 方法 | ||
1.一种上述的采捕浒苔的装置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构建采捕浒苔的装置
将两条长度为100米~300米的缆绳(5)平行放置,间距为1.2米-2.4米;在两条缆绳之间系上苗帘A(7),拉紧苗帘A从而使其形成平面(由于该类网帘具有良好的平面,漂浮浒苔能够缠绕在网帘中,不能任意滑行,因此,相互之间能够保持一定的空间间隔,保持浒苔自然的生存状态);将多个长度为1.2米-2.4米的封口撑杆(8)通过绳子系在网帘A的上面,且封口撑杆的两端通过绳子与两条缆绳(5)相连,封口撑杆的走向与缆绳的走向相垂直;缆绳、苗帘A和封口撑杆构成单式网帘筏;
所述的单式网帘筏下方悬挂的苗帘B(10),苗帘B(10)的一边通过连接绳(6)系在封口撑杆(8)上,相对立的一边系有开口撑杆(9),依靠开口撑杆的重力保证苗帘B下垂从而形成立体的筏式立体网帘;
所述的封口撑杆(8)、开口撑杆(9)的走向均与与海水流向相同;
所述的缆绳(5)上均分布有浮球(3),浮球通过吊绳(4)系在缆绳上;
(2)布放筏式立体网帘:
在分布有浒苔的海域的海底固定两个桩(1),桩与单式网帘筏通过桩缆(2)相连接;桩缆上均分布有浮球(3),浮球通过吊绳(4)系在桩缆上,这样就构建成所述的采捕浒苔的装置;所述的筏式立体网帘的走向与海水流向垂直;
按照漂浮浒苔的数量,布放多个采捕浒苔的装置,布放时,采用“品”字型的布局,以利于船只的航行,筏式立体网帘之间保存20-50米的间距;
(3)采捕浒苔的装置:
及时检查筏架是否损坏或松动;
风暴潮或台风来临前,加固筏架、沉降养殖筏架;
观察在装置上浒苔的生物量,如果出现局部区域明显下沉,表明应该采收;
(4)定期采收浒苔:
每平方米网帘A或B上的浒苔的生物量达到10~45公斤时进行采收,日平均增长率超过50%,5~10天进行第二次采收,采收留下的株长在3~8厘米。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的封口撑杆,两端封口,材质为PPR,长度为1.2米-2.4米、间距为3-9米;所述的开口撑杆,两端开口,材质为PPR,外径为20厘米,厚度2.5厘米;所述的连接绳,长度为0.5米;所述的桩缆长度是水深的2-3倍。
3.一种采捕浒苔的装置,其主体为立体的筏式立体网帘,立体的筏式立体网帘由单式网帘筏和悬挂苗帘构成,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单式网帘筏的主体为两条平行设置的缆绳(5),缆绳的走向与海水流向垂直;两条缆绳之间设置有苗帘A(7),苗帘A相对的两边分别系在缆绳上从而将苗帘A拉紧形成平面的苗帘;两条所述的缆绳之间还均匀分布有多个封口撑杆(8),从而将单式网帘筏形成稳定的软式梯结构;两条所述的缆绳的末端连接有封口撑杆从而增加单式网帘筏的稳定性;
所述的单式网帘筏的下方悬挂有苗帘B(10),苗帘B(10)的一边通过连接绳(6)系在封口撑杆(8)上,相对立的一边系有开口撑杆(9),依靠开口撑杆的重力保证苗帘B下垂从而形成立体的筏式立体网帘;
所述的单式网帘筏末端的封口撑杆通过桩缆(2)与固定于海底的桩(1)相连接从而构成所述的采捕浒苔的装置;
所述的桩缆(2)和缆绳(5)上均分布有浮球(3),浮球通过吊绳(4)系在桩缆或缆绳上;
所述的封口撑杆(8)、开口撑杆(9)的走向均与与海水流向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封口撑杆(8)的杆体通过绳子系在网帘A的上面,且封口撑杆的两端通过绳子与两条缆绳(5)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单式网帘筏的长度为100-300米、宽度为1.2-2.4米。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封口撑杆(8),两端封口,材质为PPR,长度为1.2-2.4米,间距为3-9米。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桩缆(2)的长度为水深的2-3倍。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绳(6)长度为0.5米。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开口撑杆(9),两端开口,材质为PPR,外径为20厘米,厚度2.5厘米。
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采捕浒苔的装置在海域布放时,采用“品”字型的布局,以利于船只的航行,间距为20-50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大学,未经宁波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74666.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烟秆拔秆破碎机及其工作方法
- 下一篇:一种黄瓜采摘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