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井下抽油泵电力驱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0068991.0 | 申请日: | 2017-02-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04160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18 |
发明(设计)人: | 常学森;陈晓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辽宁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F04B47/00 | 分类号: | F04B47/00;F04B17/04;F04B53/20;F04B49/22 |
代理公司: | 沈阳亚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21107 | 代理人: | 史力伏 |
地址: | 114051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井下 抽油泵 电力 驱动 装置 | ||
1.一种井下抽油泵电力驱动装置,包括外壳体(6),活塞(14)和活塞杆(13),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体(6)围合构成内部的细长型容置腔体(5),外壳体(6)顶部的侧壁上设置有进油口(3),进油口(3)处设置有进油单向阀(4);外壳体(6)顶部的顶壁上设置有出油口(2),出油口(2)处设置有出油单向阀(1),出油单向阀(1)与抽油管(15)相连;细长型容置腔体(5)的中部设置有间隔板(8),间隔板(8)将容置腔体(5)分割成上腔(7)和下腔(9)两个部分;所述活塞(14)布置在上腔(7)内,活塞(14)的下部设置有活塞杆(13),活塞杆(13)包括杆体(16),杆体(16)内设置有沿轴向布置的导向插槽(17);活塞杆(13)杆体(16)的上端与活塞(14)相连,活塞杆(13)杆体(16)的下端穿过间隔板(8)中间的通孔、伸入到下腔(9)内;下腔(9)内设置有竖直布置的导向柱(10),导向柱(10)采用非导磁材料制成,导向柱(10)的轴线与活塞杆(13)杆体(16)的轴线相重合;导向柱(10)的下端固定在下腔(9)的底部,导向柱(10)的上部则伸入到活塞杆(13)杆体(16)的导向插槽(17)内,并且,导向柱(10)的上端位于间隔板(8)的下方;导向柱(10)上设置有至少两个电力推动单元(11),电力推动单元(11)包括铁芯(18),铁芯(18)的中部设置有导向通孔(19),铁芯(18)的外部缠绕有导电线圈(20),电力推动单元(11)通过铁芯(18)的导向通孔(19)、依次套设在导向柱(10)上;位于导向柱(10)最上面的电力推动单元(11)与活塞杆(13)杆体(16)的下端相连,位于导向柱(10)最下面的电力推动单元(11)固定在下腔(9)的底部;各电力推动单元(11)铁芯(18)外部缠绕的导电线圈(20),分别与可改变电流方向的直流电源相连;所述位于导向柱(10)最上面的电力推动单元(11)与间隔板(8)之间,设置有复位弹簧(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井下抽油泵电力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间隔板(8)中间的通孔与活塞杆(13)之间,设置有防锈耐磨套;所述电力推动单元(11)铁芯(18)的导向通孔(19)与导向柱(10)之间,也设置有防锈耐磨套。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井下抽油泵电力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间隔板(8)中间的通孔与活塞杆(13)之间,以及电力推动单元(11)导向通孔(19)与导向柱(10)之间设置的防锈耐磨套的材料为铜或尼龙。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井下抽油泵电力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14)与上腔(7)内壁之间设置有密封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井下抽油泵电力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体(6)顶部侧壁上设置的进油口(3)处,设置有油液过滤装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井下抽油泵电力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力推动单元(11)铁芯(18)的材料是软铁或硅钢。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井下抽油泵电力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采用非导磁材料制成的导向柱(10)的材料为陶瓷或奥氏体型不锈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辽宁科技大学,未经辽宁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68991.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