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中轻型航空器的起飞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710068619.X | 申请日: | 2017-02-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09403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09 |
发明(设计)人: | 田艳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田艳东 |
主分类号: | B64F1/04 | 分类号: | B64F1/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55 北京市西城区广安***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轻型 航空器 起飞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航空器的起飞装置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中轻型航空器的起飞装置。
背景技术
中轻型航空器是指总重量在01.吨-28吨之间的航空器,包括无人驾驶飞机(简称″无人机″)以及各种中轻型载人飞机等。以无人驾驶飞机为例,无人驾驶飞机是一种以无线电遥控或由自身程序控制为主的中轻型航空器。与载人飞机相比,无人驾驶飞机具有体积小、造价低、使用方便,对作战环境要求低,战场生存能力较强的优点,其备受世界各国军队的青睐。无人机上无驾驶舱,但安装有自动驾驶仪、程序控制装置等设备;地面、舰艇上或母机遥控站人员通过雷达设备,对其进行遥控、跟踪、定位、遥测和数字传输,利用无线电遥控设备和自备的程序来控制无人机。无人机已广泛用于空中侦察、环境监测、通信、反潜、电子干扰等。
现有无人机发射系统已经成为无人机作战过程中的重要环节,逐步发展为既能执行紧急任务,又具有良好适应性的先进武器装备。无人机在地面起飞时,主要采用发射车上起飞和发射架弹射起飞两种方式,发射车上起飞是将无人机安装在发射车上,在机上发动机推力作用下,使无人机与发射车组合体沿着普通滑道发射,当加速到无人机起飞速度时,释放无人机,这种发射方式存在着结构复杂,制造成本高,保养维护困难、占用场地大的问题。弹射起飞是将无人机装在弹射架上,借助固体火箭助推器的动力、高压气体或橡皮筋弹射器,实现弹射起飞的方法。其中,固体火箭助推起飞方法是适用较多的一种启动发射起飞方法,但运输的安全性要求较极高,为其适用带来了很大的不便;以弹力橡皮筋为动力源,发射动力较弱,弹力橡皮筋有老化现象,多次使用后橡皮筋弹力降低,需要定期更换。
专利CN202593863U中公开了″一种小型无人机气动弹射装 置″,包括架体、弹射机构、缓冲机构、锁紧机构、弹射小车、挂钩和释放装置,采用铝合金板材为主体,高压气体作为动力源,释放装置可拆卸的安装方式,这种弹射装置运输体积小,展开撤收迅速,相比普通弹射架大大缩小了尺寸,方便在小型无人机系统中使用,而且具有重量轻、体积小、结构简单、携带方便的特点。但存在如下不足之处,其仅靠三角形支架进行调节发射角度,调节程度有限,并且主要调节俯仰角度,对于左右偏转角度调节不便;仅仅靠一个定滑轮和气缸完成弹射器推进,没有采用滑轮组对气缸牵引速度进行放大,使得无人机获得的速度有限,同时增加了滑轨的长度;另外,装置结构刚度不好,发射振动较大。
因而,现有无人机等中轻型航空器的起飞装置都需要较大占地面积,不利于中轻型航空器的及时出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中轻型航空器的起飞装置,能够使中轻型航空器零场地起飞。
为达到上述目的,第一方面,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中轻型航空器的起飞装置,包括加速器以及动力组件,所述加速器呈圆盘状,所述中轻型航空器可滑动连接于所述加速器的中心处;所述动力组件可驱动所述加速器绕所述加速器的中心轴线自转,当所述加速器远离所述中心轴线的第一端的线速度达到可使中轻型航空器起飞的预设速度时,所述中轻型航空器沿所述加速器滑动至所述加速器的第一端后被抛飞。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中轻型航空器的起飞装置,在中轻型航空器需要起飞时,可在任意场地(如楼顶等面积较小且空间狭窄的场地)设置该起飞装置,然后将中轻型航空器安装于加速器上,启动加速器后,动力组件驱动加速器转动,待加速器远离其中心轴线的第一端的线速度达到可使中轻型航空器起飞的预设速度时,中轻型航空器在加速器转动产生的离心力的作用下滑动至加速器远离中心轴线的第一端并被抛飞,从而实现中轻型航空器的起飞。
在第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结合第一方面,所述加速器包括转 动盘,以及可滑动连接于所述转动盘的上表面中心处的托盘,所述中轻型航空器可脱开连接于所述托盘上,所述转动盘与所述动力组件连接;当所述动力组件驱动所述转动盘远离所述中心轴线的第一端的线速度达到可使中轻型航空器起飞的预设速度时,所述托盘沿所述转动盘的上表面滑动至所述第一端后抛飞所述中轻型航空器。当中轻型航空器为无人驾驶的航空器时,可采用转动盘与托盘同步转动的方式来实现中轻型航空器的起飞,且该装置结构简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田艳东,未经田艳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6861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