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能上下楼梯的轮椅有效
申请号: | 201710067015.3 | 申请日: | 2017-02-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26205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09 |
发明(设计)人: | 郜浩然 | 申请(专利权)人: | 郜浩然 |
主分类号: | A61G5/06 | 分类号: | A61G5/06;A61G5/10 |
代理公司: | 北京思睿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396 | 代理人: | 谢建云,董宁 |
地址: | 050021 河北省石家***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上下 楼梯 轮椅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轮椅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能上下楼梯的轮椅。
背景技术
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需要上下楼梯。不同的建筑物,其楼梯台阶的宽度和高度往往不同,例如我国民用住宅楼的标准楼梯台阶与公共场合的楼梯台阶相比,其长度和高度各不相同。用于供残疾人上下楼梯的器具,例如,能上下楼梯的轮椅,需要能够上下不同宽度和不同高度的楼梯台阶。
现有技术中已经有履带式、星轮式、腿足式以及复合式爬楼梯装置。但上述爬楼梯装置存在着如下缺点和不足:履带式爬楼梯装置的重量较大,运动和转弯不便,易损坏楼梯台阶棱角;星轮式爬楼梯装置的稳定性较差,其中单组星轮式爬楼梯装置需人工协助,复组星轮式爬楼梯装置因楼梯台阶宽度有限易出现滑梯现象。概而言之,现有的爬楼梯装置最主要的不足在于其可调节性差,无法适应不同宽度和不同高度的楼梯台阶。
因此,需要提供一种能上下楼梯的轮椅,该轮椅能够适应不同宽度和不同高度的楼梯台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上下楼梯的轮椅,该轮椅能够适应不同宽度和不同高度的楼梯台阶。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一种能上下楼梯的轮椅,包括一座体部、两咬口轮部、两前轮部、两连接部和两后轮部;座体部包括座板、靠背和两扶手框;
座板的后边缘与靠背的下边缘固定连接,且靠背与座板成一夹角;两扶手框分别固定设置于座板的两侧,且两扶手框的后竖边缘分别与靠背的两竖边缘固定连接;
两后轮部分别固定设置于两扶手框的外侧;两咬口轮部分别固定设置于两后轮部的外侧。
优选地,所述两连接部分别固定设置于所述两后轮部的外侧,每一所述连接部的上端与所述后轮部固定连接,每一所述连接部的下端固定连接有一所述前轮部,且所述两前轮部位于所述座板的下前方。
优选地,所述轮椅还包括两脚蹬和两脚蹬连杆;每一脚蹬连杆的上端与一所述扶手框固定连接,该脚蹬连杆的下端固定连接有一脚蹬,且脚蹬位于所述座板的前下方。
优选地,每一个所述后轮部包括一车轮;车轮的内侧固定设置有第二传动齿轮;每一后轮固定架的下方固定设置有向下凸出的凸块;凸块上设置有第三通孔;车轮的外侧设置有外轮轭,第二传动齿轮的内侧设置有内轮轭,外轮轭和内轮轭的下端均固定设置于车轮的轴心位置。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外轮轭的上端与外调节杆的下端固定连接,使得所述外轮轭和外调节杆成第一夹角,且二者的连接处铰接于所述第三通孔处;所述内轮轭的上端与内调节杆的下端固定连接,使得所述内轮轭和内调节杆成第二夹角,且二者的连接处铰接于所述第三通孔处;内调节杆和外调节杆固定连接。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第一夹角与所述第二夹角的度数相等。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凸块的内侧固定设置有第三传动齿轮;副板设置于所述外轮轭的外侧,且副板的上端与所述后轮固定架的底边固定连接;第四传动齿轮设置于副板的外侧,第五传动齿轮和第六传动齿轮均设置于副板的内侧,与电机轴共轴的第一齿轮轴穿过副板,且第四传动齿轮和第五传动齿轮均固定设置于第一齿轮轴,使得第四传动齿轮和第五传动齿轮均能够绕第一齿轮轴转动;第二齿轮轴固定设置于副板上,且位于第一齿轮轴的下方;第六传动齿轮固定设置于第二齿轮轴上,使得位于第五传动齿轮的下方的第六传动齿轮能够绕第二齿轮轴转动;第六传动齿轮与第五传动齿轮相啮合;第三传动齿轮与第六传动齿轮相啮合。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轮椅还包括呈圆弧形的定位滑道;定位滑道设置于后轮固定架的外侧,且其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于后轮固定架的底边和前边;定位滑道包括圆弧形的定位板和圆弧形的滑道板,且定位板和滑道板能够扣合为一体。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定位板的内侧边缘设置有多个齿形凸缘,且任意相邻的两个凸缘之间形成U形的定位槽;所述滑道板上开设有一狭长的定位孔。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能上下楼梯的轮椅包括一座体部、两咬口轮部、两前轮部、两连接部和两后轮部,该轮椅能够适应不同宽度和不同高度的楼梯台阶。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能上下楼梯的轮椅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能上下楼梯的轮椅的分解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能上下楼梯的轮椅的后轮部的示意图之一;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能上下楼梯的轮椅的后轮部的示意图之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郜浩然,未经郜浩然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6701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