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风力及太阳能电源储能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710066464.6 | 申请日: | 2017-02-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0074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14 |
发明(设计)人: | 李桢育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桢育 |
主分类号: | H02S10/12 | 分类号: | H02S10/12;H02S30/20;F03D9/11 |
代理公司: | 上海浦一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11 | 代理人: | 戴广志 |
地址: | 中国台湾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太阳能模块 滚动条 风力发电模块 太阳能电源 储能系统 电池模块 主体内部空间 风力驱动 阳光照射 可接受 风力 发电机 收合 电子产品 电池 储存 伸出 携带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风力及太阳能电源储能系统,包含一主体、设在该主体上的一风力发电模块、设在该主体内部空间的一滚动条、一太阳能模块及一电池模块,该滚动条能驱使该太阳能模块由该内部空间往该主体外伸出,令该太阳能模块接受阳光照射而产生电能,该滚动条亦能驱使该太阳能模块收合至该内部空间,同时该风力发电模块可接受风力驱动而产生电能,该电池模块包含有一电池,能够接收并储存该发电机和太阳能模块的电能,以利于携带,提供电子产品使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有关于一种风力及太阳能电源储能系统,特别涉及一种可携带式的风力及太阳能的能源搜集、储存和供应系统。
背景技术
结合太阳能和风力发电的储能和供电系统,揭露于中国台湾第M352588号「太阳能与风力复合式发电储电装置」、第M378972号「建物的多重发电装置」和第M398004号「具发电功能的棚架」等专利案。这类发电技术都是将太阳能模块和风力发电模块固定在地面或建筑物顶部,令太阳能模块和风力发电模块各自收集能量,并将能量所得转变为电能,再将电能传输至电池储存和备用。同时,现有发电技术亦揭示可将该太阳能模块和风力发电模块连接到电力公司的市电系统,使得太阳能模块和风力发电模块所产生的电能经由市电系统供应。
现有固定在地面或建筑物顶部的发电技术,都必须将体积庞大的太阳能模块和风力发电模块应用复杂的固定设施,组装固定在地面或建筑物,同时连接到电力公司的市电系统,明显不适合人员常规生活的携带使用。
特别是,目前的收音机、笔记本电脑、平板计算机、智能型手机、数字照相机、摄影机和空拍机…等电子产品,经常在公园、山区、海边等户外环境或其他电源匮乏(区域)被人员使用;然而,在某些户外环境或区域不易取得电能时,容易造成该电子产品在用电或充电时的不便情形。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特别适合使用者携带至户外或其他电源匮乏区域使用的装置,可实时提供连接电子产品用电或充电的作用。
为了能够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风力及太阳能电源储能系统,包含
一主体,该主体设有一内部空间,和连通该内部空间的一开口;
一风力发电模块,设在该主体上,该风力发电模块包含一风扇,和可接受该风扇驱动的一发电机;
一太阳能模块,可运动的组合在该主体,该太阳能模块经由该开口往该主体外伸出,能够经由该开口收合至该主体;以及
一电池模块,设在该内部空间,该电池模块包含有一电池,能够接收并储存该发电机和太阳能模块产生的电能。
藉由上述结构,当该太阳能模块由该主体往外伸出时,能够接受阳光照射而产生电能,同时该主体上的风力发电模块可接受风力驱动而产生电能,该电池模块的电池接收并储存太阳能模块和风力发电模块的电能,以提供电子产品使用。当该太阳能模块收进该主体时,有利于随身携带该主体,特别是方便携带该主体至户外或其他电源匮乏区域,进而提升电子产品在户外或电源匮乏区域使用的便利性。
依据上述主要结构,该太阳能模块为挠性太阳能模块,该内部空间可转动的设有一滚动条,能够驱使该太阳能模块往该主体外伸出及收合至该主体。
依据上述主要结构,该内部空间设有至少一肘节结构,该肘节结构包括一第一臂及一第二臂,分别具有一第一端及一第二端,该第一臂的第二端与第二臂的第一端相互枢接,该第一臂的第一端枢接该主体,使得该第一臂和第二臂能够经由该开口往该主体外伸出,能够经由该开口收合至该主体,该太阳能模块两端分别固定在该滚动条和第二臂的第二端。
依据上述主要结构,该内部空间设有一控制器和一马达,该控制器能够控制该马达驱使该滚动条转动,以卷收及释出该太阳能模块。
依据上述主要结构,该控制器为可接受无线遥控及有线控制的至少其中之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桢育,未经李桢育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6646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伺服控制装置
- 下一篇:基于纳米薄膜矩形偶阵列和纳米PN结的微纳发电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