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汽车用磁力变矩器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710064029.X | 申请日: | 2017-02-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12453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24 |
发明(设计)人: | 王志龙;叶远龙;任凯强;凌明辉;段继强;张国防 | 申请(专利权)人: |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49/10 | 分类号: | H02K49/10 |
代理公司: | 芜湖安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4107 | 代理人: | 曹政 |
地址: | 241009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磁力 变矩器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变矩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汽车用磁力变矩器系统。
背景技术
伴随着国内宏观经济形势进入经济发展“新常态”,我国的汽车工业又经历了50多年的发展,已形成了一个种类相对齐全,生产能力不断增强,产品水平日益提升的汽车工业体系。人们对发动机关注的同时,汽车工程师们亦关注怎样将发动机的动力更有效的传递到变速箱。目前市面常见的自动变速箱所使用的变矩器多为液力变矩器。
在实现本发明的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以下问题:上述液力变矩器成本较高,质量较大,对油液的密封性能要求高,由于存在一定的液力损失,使机器的传动效率有所降低,因而燃料经济性和牵引效率有所降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实现非接触式的变矩,降低扭矩的损失,使传动效率提高的汽车用磁力变矩器系统。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汽车用磁力变矩器系统,具有:
输入轴;
输入轴转子,与所述输入轴固定连接;
支撑板,与所述输入轴转子连接;
左永磁体盘和右永磁体盘,分别设置在所述输入轴转子和支撑板的相对的面上,所述左永磁体盘和右永磁体盘相对,所述左永磁体盘和右永磁体盘相对的两端面的磁极不同;
输出轴;
变矩盘,固定设置在所述输出轴上,所述变矩盘位于所述左永磁体盘和右永磁体盘之间;所述变矩盘上设有径向设置的导向槽;
铜块,能够在所述导向槽内滑动,所述铜块位于所述左永磁体盘和右永磁体盘之间;
弹簧,一端与所述变矩盘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铜块固定连接;
分离轴承,安装在所述输出轴上;
变速箱控制单元,与所述分离轴承连接并能够控制所述分离轴承运动;
膜片弹簧,套装在所述输出轴上,所述膜片弹簧一端与所述铜块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分离轴承接触。
还包括固定壳体,所述输出轴安装在所述固定壳体上。
左永磁体盘和右永磁体盘分别固定在输入轴转子内壁右侧和支撑板内壁左侧,其中左永磁体盘右侧为N极,右永磁体盘左侧为S极。
所述输入轴转子通过花键与输入轴连接,输入轴转子端面通过输入轴卡环锁死。
所述支撑板通过第一螺栓与所述输入轴转子连接,所述分离轴承通过第二螺栓与所述输出轴连接。
所述变矩盘通过花键与所述输出轴连接,所述变矩盘通过输出轴卡环锁死在所述输出轴上。
所述导向槽共有四个,在所述变矩盘中心四周均匀分布。
所述弹簧与所述变矩盘的外边缘固定连接,所述铜块一端与所述弹簧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膜片弹簧连接。
上述技术方案中的一个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变矩部分铜块与两永磁体盘不接触,噪音较小,同时减小了摩擦及损耗,使得传输效率大大提高;结构简易,维修保养方便,使用成本较低;可应用于现有乘用车自动变速箱,包括AT及CVT变速箱。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的汽车用磁力变矩器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汽车用磁力变矩器系统的变矩部分系统示意图;
上述图中的标记均为:1、输入轴,2、输入轴转子,3、左永磁体盘,4、支撑板,5、第一螺栓,6、右永磁体盘,7、固定壳体,8、第二螺栓,9、分离轴承,10、输出轴,11、膜片弹簧,12、铜块,13、弹簧,14、变矩盘,15、输出轴卡环,16、输入轴卡环。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参见图1-2,一种汽车用磁力变矩器系统,具有:
输入轴;
输入轴转子,与输入轴固定连接;
支撑板,与输入轴转子连接;
左永磁体盘和右永磁体盘,分别设置在输入轴转子和支撑板的相对的面上,左永磁体盘和右永磁体盘相对,左永磁体盘和右永磁体盘相对的两端面的磁极不同;
输出轴;
变矩盘,固定设置在输出轴上,变矩盘位于左永磁体盘和右永磁体盘之间;变矩盘上设有径向设置的导向槽;
铜块,能够在导向槽内滑动,铜块位于左永磁体盘和右永磁体盘之间;
弹簧,一端与变矩盘固定连接,另一端与铜块固定连接;
分离轴承,安装在输出轴上;
变速箱控制单元,与分离轴承连接并能够控制分离轴承运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6402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双永磁内置聚磁式磁齿轮
- 下一篇:磁传动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