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导热绝缘抗电磁干扰散热壳体在审
申请号: | 201710062430.X | 申请日: | 2017-01-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4785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31 |
发明(设计)人: | 赖芋苍;苏文瑛;余俊桦 | 申请(专利权)人: | 赖芋苍;苏文瑛;余俊桦 |
主分类号: | H05K7/20 | 分类号: | H05K7/20;H01M10/613;H01M10/653;H01M10/6551;B29B7/00;B29C43/02;B29C43/58 |
代理公司: | 天津三元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2203 | 代理人: | 钱凯 |
地址: | 中国台湾台中市***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导热 抗电磁干扰 绝缘 散热壳体 散热 电子零件 衔接部 抗干扰 组产生 电子产品 一体成型的 热量消散 散热模块 吸波材料 复合材料 散热部 贴接 吸收 运作 | ||
本发明是指一种高导热绝缘抗电磁干扰散热壳体,其中,该据复合材料一体成型的高导热绝缘抗干扰散热壳体内侧设有一衔接部,衔接部贴接有欲散热电子零件组,且高导热绝缘抗干扰散热壳体以衔接部吸收运作中欲散热电子零件组产生的热量,并于高导热绝缘抗电磁干扰散热壳体于外侧设有一将欲散热电子零件组产生的热量消散于空气中的散热部,因此,欲散热电子零件组是据高导热绝缘抗电磁干扰散热壳体作为高导热散热、绝缘、抗电磁干扰的事实优异依据,此发明得以取代原电子产品内部的散热模块及抗电磁干扰吸波材料等,使致未来电子产品的缩小化更得以实现。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有关一种高导热绝缘抗电磁干扰散热壳体,其中,该高导热绝缘抗干扰的散热壳体是复合有高导热陶瓷、高热辐射、绝缘、吸波抗电磁干扰、强化抗冲击及阻燃等材料于一整合的制程中,且一体制造成型,因此,用以高导热绝缘抗干扰散热壳体作为欲散热电子零件组的高导热、绝缘与抗电磁干扰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首先,请参阅图1所示,【为现有散热体组合剖视图】;其中,指一目前市场流通及使用的散热体10,该散热体10主要用于:贴合计算机的中央处理器(CPU)与相关需要散热的设备,一用于贴合计算机与通讯设备的储存电池,以及组贴于发光二极管(LED)组合而成的照明设备等的散热体10,散热体10一般据吸热、散热条件佳的合金铸造或锻造而成。
而后,计算机的中央处理器(CPU)与相关需要散热的设备、计算机与通讯设备的储存电池与发光二极管(LED)组合而成的照明设备为了避免受外来电磁波干扰(EMI),致请于生产厂商于散热体10外喷涂有兼具:抗电磁干扰(EMI)、绝缘与高导热效益的复合材料层20。其复合材料层20高分子聚酯树脂(高分子聚酯树脂包含有:不饱和聚酯树脂、乙烯基酯树脂)、偶合剂、过氧化物起始剂、碳纤维与高导热粉体(高导热粉体包含有:氧化锌、氧化铝、氢氧化铝、氮化硼、氮化铝、石墨烯、奈米碳管、碳球等混合而成)。
然而,散热体10与复合材料层20因两者材质不同,且膨胀系数不同,故在长期使用后,会产生两者热胀冷缩不一而拉扯分离,致分离的复合材料层20如同虚设(如:散热体10与复合材料层20之外所介绍的:物品、名称与物件,在此皆未标号与绘出)。
有鉴于此,本发明人是针对散热体10稳固有抗电磁干扰(EMI)的相关领域深入探究,并在不断研发及修改后,期以解决上述问题。
鉴于以上所述,得知现有散热体与复合材料层会因热胀冷缩不一而拉扯分离的缺失,因此,促使本发明人朝散热体具稳固有抗电磁干扰效益的方向研发,并经由本发明人多方思考,遂而思及,据采整合材料制程及结构制程于一体成型是为最佳方式。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而提供一种高导热绝缘抗电磁干扰散热壳体,其本身即设有吸收运作中欲散热电子零件组产生的热量的衔接部,同时,其于外侧设有一将欲散热电子零件组产生的热量消散于空气中的散热部,令其呈兼具有高导热、绝缘、抗电磁干扰与高散热的效益。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高导热绝缘抗电磁干扰散热壳体,该据复合材料整合材料制程及结构制程于一体成型的高导热绝缘抗电磁干扰散热壳体内侧设有一衔接部,衔接部贴接有欲散热电子零件组,且高导热绝缘抗电磁干扰散热壳体以衔接部吸收运作中欲散热电子零件组产生的热量,并高导热绝缘抗电磁干扰散热壳体于外侧设有一将欲散热电子零件组产生的热量消散于空气中的散热部,并取代原先的内部散热模块。
而高导热绝缘抗电磁干扰散热壳体另据有一平面的衔接部,由衔接部黏贴欲散热电子零件;而后,高导热绝缘抗电磁干扰散热壳体于散热部增分布有突伸的散热鳍片,且散热部另平行设置有该散热鳍片,且散热鳍片之间又形成有长条的凹室。
其中,该高导热绝缘抗电磁干扰散热壳体内侧另设有一贯穿的衔接部,衔接部周围增设有密贴环面,密贴环面又贴接有该欲散热电子零件组,但,密贴环面周围布设有嵌接槽,而欲散热电子零件组增设有镶入嵌接槽的肋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赖芋苍;苏文瑛;余俊桦,未经赖芋苍;苏文瑛;余俊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6243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散热模块及其制作方法
- 下一篇:液冷式散热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