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功能型藜麦味噌的酿造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710062025.8 | 申请日: | 2017-0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22209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31 |
发明(设计)人: | 孟丹;杨国力;刘晓艳;国立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
主分类号: | A23L11/00 | 分类号: | A23L11/00;A23L27/60;A23L33/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50040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功能型 藜麦味噌 酿造 工艺 | ||
1.一种功能型藜麦味噌的酿造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酿造步骤:藜麦预处理、制藜麦曲、大豆预处理、混合发酵、研磨灌装、灭菌,即得到该产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功能型藜麦味噌的酿造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藜麦预处理工艺包括:选择颗粒饱满、优质的藜麦,用清水洗涤数次,除去藜麦上附着的尘土等杂质;清洗后的藜麦浸泡到温水中,使藜麦从表层至中心均匀吸收水分,使其吸水率达到25%~30%;然后使藜麦转移到蒸锅内蒸煮,使藜麦中的淀粉糊化,藜麦之间结合松散,蒸煮时间为20~30min,蒸煮后的藜麦吸水率为35~40%;随后冷却,使藜麦温度降到32~35℃,该温度下适宜制曲。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藜麦预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藜麦包括白藜麦、红藜麦、黑藜麦等市场上所有的藜麦品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功能型藜麦味噌的酿造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制藜麦曲工艺包括:接入米曲霉种曲,于恒温恒湿培养箱培养,培养温度为30℃,培养一定时间,根据曲温及状态进行翻曲,并保持湿润,成熟后出曲。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藜麦曲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米曲霉接种量为1×104CFU/g。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藜麦曲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藜麦曲发酵时间为48h。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功能型藜麦味噌的酿造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大豆预处理工艺包括:选择颗粒均匀饱满,无破损的东北非转基因大豆,用清水冲洗数次,并用温水浸泡,使大都充分吸水和溶胀;然后脱皮,用清水洗掉残余种皮,转移到蒸锅蒸熟,使其硬度达到用手指在台秤上把蒸豆压碎,重量达到400~600g;使蒸豆快速冷却,防止时间过长容易着色;使用捣碎机使大豆破碎,破碎程度达到3mm~6mm的粒度。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功能型藜麦味噌的酿造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混合发酵工艺包括:将含有酵母菌和乳酸菌的种水、食盐、藜麦曲与大豆充分混合;混合后装入发酵桶中进行一定时间的发酵,尽量使空隙中的空气排出,使整个发酵环境处于无氧状态,发酵过程中,前期保持发酵温度为28℃~32℃,发酵中期温度为33℃~35℃,发酵后期为28℃~30℃;在发酵过程中要根据发酵状态进行翻桶,使味噌成分均一。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混合发酵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酵母菌接种量为1×104CFU/g;乳酸菌的接种量为1×106CFU/g。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混合发酵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发酵时间为4~5个月。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混合发酵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翻桶时间为30min以上。
12.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混合发酵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藜麦曲与大豆混合重量比为2:1。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功能型藜麦味噌的酿造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研磨灌装灭菌工艺包括:将藜麦味噌调配成一定浓度的溶液,经过胶体磨研磨,并过40目筛网;按照要求分装,并进行灭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黑龙江中医药大学,未经黑龙江中医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62025.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蜜醋黑豆食品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保健兔肉及其加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