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提高焊接机器人示教编程精度的定位工具及焊枪在审
| 申请号: | 201710060689.0 | 申请日: | 2017-01-2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4010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31 |
| 发明(设计)人: | 苏昆;邵航;张军;王之溢;顾轩超;金正立;夏轶捷;傅佳怡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建集团上海能源装备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3K37/00 | 分类号: | B23K37/00;B23K37/04 |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5 | 代理人: | 林君如 |
| 地址: | 201316 上海市浦东新***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示教编程 焊枪 定位工具 焊接机器人 导电嘴座 示教点 探针 气体分流器 长度固定 传统焊枪 工件定位 配合安装 企业生产 准确定位 喷嘴 干伸长 圆锥型 抵住 螺纹 编程 机器人 节约 保证 统一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提高焊接机器人示教编程精度的定位工具及焊枪,所述的定位工具为长度固定且安装在示教编程用焊枪前端的导电嘴座上的圆锥型探针组成,其中,示教编程时,圆锥形探针与喷嘴、导电嘴座、气体分流器等通过螺纹配合安装在焊枪上,并用于抵住工件定位。与传统焊枪结构相比,本发明通过简单的加工工艺,保证示教编程定位时,每个示教点处干伸长位置固定统一,能快速准确定位示教点,提高了机器人示教编程效率和编程精度,节约企业生产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定位工具,尤其是涉及一种可提高焊接机器人示教编程精度的定位工具。
背景技术
随着制造业转型升级、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和产品品质的不断提高,在生产条件恶劣的焊接工序,性能稳定、工作效率高、产品质量一致性好的焊接机器人越来越多地取代了传统手工焊。目前在机械制造业中,自动焊设备基本上仍属于第一代示教再现型机器人,通用的编程方法是人工使用示教器示教编程:人工操作控制焊枪移动到需要焊接的位置,由于现有的焊枪前端一般由45°焊枪枪颈、导电嘴座、导电嘴、气体分流器和喷嘴装配而成。在编程和焊接时,导电嘴前端伸出一定长度的焊丝。因此,只需要将焊丝顶端抵在工件上,确定位置后记录此位置坐标,并设置焊接参数,以此获得可重复再现的作业程序。
但是随着企业各种小型零部件的焊接需求越来越高,对第一代示教再现型机器人的程序精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使用传统示教方法编程时,焊丝抵在硬度较高的金属工件上进行定位,操作不慎非常容易造成焊丝弯曲。而且焊丝在枪缆和焊枪中随着机器人机械装置传动,在不同的位置,往往造成焊丝干伸长长短不一,这都给示教点的准确性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因而如何提高第一代示教再现机器人编程定位精度,成为了摆在各机械制造型企业面前的一道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可提高焊接机器人示教编程精度的定位工具。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可提高焊接机器人示教编程精度的定位工具,所述的定位工具为长度固定且安装在示教编程用焊枪前端的导电嘴座上的圆锥型探针组成,其中,圆锥型探针安装在示教编程用焊枪上时,圆锥型探针前端部分伸出并用于抵住工件定位。
所述的圆锥型探针包括一体加工成型的圆锥尖端和连接部,其中,所述的圆锥尖端用于抵住工件定位,所述的连接部用于与焊枪的导电嘴座可拆卸安装。
所述的圆锥型探针在数控加工中心上一次加工成型。采用数控加工中心一次加工成型,圆锥型探针的圆锥尖端和连接部的同轴度和同心度的公差基本可以忽略不计。
所述的连接部为与所述导电嘴座螺纹配合固定。连接部与导电嘴座螺纹配合固定,拆装更为方便。
所述的圆锥型探针采用硬度高于工件的材料加工而成。在进行示教编程时,不容易由于操作失误而发生碰撞磨损。
所述的圆锥型探针的圆锥顶角的角度为15~25°,编程人员找准示教编程时的每个示教点。
带有定位工具的焊枪,所述的焊枪的前端装配有枪颈、导电嘴座、导电嘴、定位工具、气体分流器和喷嘴,所述的焊枪的前端装配有枪颈、导电嘴座、导电嘴、定位工具、气体分流器和喷嘴,所述的导电嘴或定位工具择一固定装配在导电嘴座上,其中,焊枪用于示教编程时,所述定位工具固定安装在导电嘴座上,进行实际焊接操作时,导电嘴固定安装在导电嘴座上,导电嘴的前端还伸出有焊丝。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1)提供了一种可提高焊接机器人示教编程精度的定位工具,采用此种定位工具来替换常规的导电嘴加焊丝进行示教编程,编程时,直接使用硬度高、耐磨损、长度固定的圆锥型探针抵在工件上示教,避免了使用易弯曲、易伸缩的焊丝造成的示教点位置干伸长长度不一致的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建集团上海能源装备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电建集团上海能源装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6068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保温容器金属筒身自动焊接装置及工艺
- 下一篇:曲面非冲击送料的焊接自动化设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