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辆的下部车体构造有效
申请号: | 201710059742.5 | 申请日: | 2017-01-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31726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26 |
发明(设计)人: | 楢原隆志;西本允也;青沼隆浩;石井和土;藤本贤 | 申请(专利权)人: | 马自达汽车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2D21/15 | 分类号: | B62D21/15;B62D21/11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72002 | 代理人: | 高迪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辆 下部 车体 构造 | ||
提供一种车辆的下部车体构造,能够通过延迟悬架横梁的脱离时间来提高碰撞能量吸收性能。该车辆(V)的下部车体构造具备:悬架横梁(5)、侧梁(10)、以及设置在由侧梁(10)和倾斜部(1b)共同形成的闭合截面(C)内的第1、第2加强部件(21、22),通过将插通了悬架横梁(5)的螺栓(18)紧固到以纵向装配到侧梁(10)的底板部(10a)的焊接螺母(23),从而固定悬架横梁(5),第1加强部件(21)接合到焊接螺母(23)的前侧半圆周部分,第2加强部件(22)接合到焊接螺母(23)的后侧半圆周部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的下部车体构造,尤其涉及将螺栓部件紧固到以纵向设置于支承部件的底板部的螺母部件而将悬架横梁固定的车辆的下部车体构造。
背景技术
以往,设置于车辆的前部车体的左右一对前侧框与发动机隔板的前面侧连接,其后端部分沿着发动机隔板的倾斜部向后方延伸到地板的前端附近,从车厢前侧接合到发动机隔板和地板。并且,在正面碰撞时,为了降低对于乘客的碰撞载荷,在发动机隔板的前方使前侧框的途中部位向车宽方向弯曲变形,通过使前侧框变形来吸收碰撞载荷的碰撞能量。
此外,在动力单元的后方或正下方,配设有用于支撑前轮用的悬架臂的悬架横梁。
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车辆的下部车体构造,具有在动力单元的后方或正下方沿车宽方向延伸设置的悬架横梁,该动力单元配设在从车厢前部向前方延伸的左右一对前侧框之间,该悬架横梁的后端部被形成在与通道框的前端部相连的侧梁上的支承部支承,途中部经由向上方延伸设置的中间安装部件被前侧框支承,构成中间安装部件的上端侧部分的管状安装部件的下部与侧面部的车宽方向内侧部、前部及后部相比,在前后方向上以低的支承刚性被支承。
如图9所示,该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悬架横梁54的后端侧支承部,在由发动机隔板50和侧梁51共同形成的闭合截面内设置加强部件52和插通该加强部件52的焊接螺母53,在悬架横梁54的后端部插通的螺栓55被紧固到焊接螺母53。在正面碰撞时,如果悬架横梁54后退,则螺栓55中产生使其下端部向后侧上方(逆时针)移动的旋转力矩。并且,焊接螺母53的前侧下端部被按压到形成于侧梁51的底板部51a的螺栓孔的前侧周边区域,因为局部的应力集中而螺栓孔变形、扩开或撕裂,导致焊接螺母53被从侧梁51拉出而悬架横梁54的后端部从车体脱离。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1-162159号公报
前侧框的碰撞能量吸收性能较高的情况下,为了不妨碍前侧框的碰撞能量吸收功能,在正面碰撞时,需要使悬架横梁尽早从车体脱离。
但是,在更稳定地实现碰撞能量吸收方面,还有提高的余地。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提高碰撞能量吸收性能的车辆的下部车体构造。
技术方案1的车辆的下部车体构造,具备沿车宽方向延伸的悬架横梁和固定于车体下部的支承部件,通过将插通了所述悬架横梁的螺栓部件紧固到以纵向装配在所述支承部件的底板部的螺母部件,从而将所述悬架横梁固定到所述支承部件,设置有被所述支承部件支承的第1加强部件,所述第1加强部件接合到所述螺母部件的、与车厢侧相反的一侧的外周部分。
在该下部车体构造中,第1加强部件接合到螺母部件的与车厢侧相反的一侧的外周部分,所以在碰撞时对悬架横梁产生了朝向车厢侧的载荷时,能够产生压缩方向的反力,以抑制螺母部件相对于第1加强部件的位置错移,并且抑制螺栓部件的转动,能够避免在支承部件的底板部产生的局部的应力集中,所以能够延迟悬架横梁从车体的脱离,能够使悬架横梁的压溃变形贡献于碰撞能量吸收性能。
技术方案2的发明,在技术方案1的发明中,在由所述支承部件和车体下部共同形成的闭合截面内设置有第2加强部件,所述第2加强部件接合到所述螺母部件的外周部分中的、所述第1加强部件所接合的部分以外的外周部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马自达汽车株式会社,未经马自达汽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5974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车身前部构造
- 下一篇:一种带有接料装置电缆线切断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