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自动引水消防车有效
申请号: | 201710058102.2 | 申请日: | 2017-01-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5070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15 |
发明(设计)人: | 张建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捷达消防科技(苏州)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2C27/00 | 分类号: | A62C27/00;A62C31/00 |
代理公司: | 常熟市常新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113 | 代理人: | 朱伟军 |
地址: | 215522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 引水 消防车 | ||
1.一种自动引水消防车,其特征在于包括一车体(10);一立柱(20)和一立柱回转驱动机构(1),立柱(20)设置在立柱回转驱动机构(1)上并且在立柱(20)上固定有一液压油分配阀(30),该液压油分配阀(30)与液压站(301)液压油管管路连接,而该液压站(301)设置在车体(10)的底盘(101)上,立柱回转驱动机构(1)设置在底盘(101)上并且位于底盘(101)的右端;一起重机构(2),该起重机构(2)与所述的立柱(20)连接;一引水机构(3)和一牵引机构(4),引水机构(3)与牵引机构(4)连接,而该牵引机构(4)设置在起重机构(2)上并且与液压油分配阀(30)油路连接;一对油管卷扬盘驱动机构(5),该对油管卷扬盘驱动机构(5)以彼此前后对应的状态分别设置在立柱(20)的前后侧,并且在该对油管卷扬盘驱动机构(5)上各连接有一油管卷扬盘(6),在油管卷扬盘(6)上设有卷扬盘油管(61),该卷扬盘油管(61)与所述液压油分配阀(30)连接,并且所述的引水机构(3)与该卷扬盘油管(61)连接;一滑轮座升降机构(7),该滑轮座升降机构(7)设置在所述的起重机构(2)上并且与所述液压油分配阀(30)油路连接;一消防水引出机构(8),该消防水引出机构(8)由所述滑轮座升降机构(7)挽及并且与所述引水机构(3)配接,所述的立柱回转驱动机构(1)包括立柱回转驱动蜗杆箱(11)、立柱回转驱动油马达(12)、小齿轮(13)、齿圈(14)和齿圈导向盘(15),立柱回转驱动油马达(12)与立柱回转驱动蜗杆箱(11)传动配合,并且该立柱回转驱动油马达(12)由立柱回转驱动油马达油管管路与所述的液压油分配阀(30)连接,立柱回转驱动蜗杆箱(11)连同立柱回转驱动油马达(12)固定在所述车体(10)的底盘(101)的右端,小齿轮(13)固定在立柱回转驱动蜗杆箱(11)的立柱回转驱动蜗杆箱蜗轮(111)的立柱回转驱动蜗杆箱蜗轮轴(1111)上并且与齿圈(14)相啮合,齿圈(14)通过齿圈轴承(141)转动地设置在齿圈导向盘(15)上,而该齿圈导向盘(15)固定在底盘(101)上,在所述立柱(20)的底部固定有一立柱回转连接盘(201),该立柱回转连接盘(201)对应于所述齿圈导向盘(15)的上方并且该立柱回转连接盘(201)的四周边缘部位与所述的齿圈(14)朝向上的一侧的表面固定;所述的起重机构(2)包括基部起重臂(21)、末端起重臂(22)、一组伸缩式叠套起重臂(23)和基部起重臂升降作用缸(24),基部起重臂(21)的右端通过基部起重臂销轴(211)与所述立柱(20)的上端铰接,在基部起重臂(21)的中部朝向下的一侧并且在对应于基部起重臂升降作用缸(24)的位置构成有一基部起重臂铰接耳(212),基部起重臂升降作用缸(24)以其基部起重臂升降作用缸柱(241)朝向上的状态设置,该基部起重臂升降作用缸(24)的缸体铰接在作用缸座(242)上,而该作用缸座(242)固定在所述的立柱回转连接盘(201)上,所述基部起重臂升降作用缸柱(241)的末端通过缸柱销轴(2411)与所述基部起重臂铰接耳(212)铰接,一组伸缩式叠套起重臂(23)位于基部起重臂(21)与末端起重臂(22)之间,在末端起重臂(22)上设置有一用于使所述的一组伸缩式叠套起重臂(23)伸展或收拢的伸缩式起重臂牵引机构(9),所述的引水机构(3)在对应于所述末端起重臂(22)的左端的位置以悬挂状态与所述牵引机构(4)连接,所述的滑轮座升降机构(7)连同所述消防水引出机构(8)设置在所述一组伸缩式叠套起重臂(23)中的与所述基部起重臂(21)相配合的一个伸缩式叠套起重臂上,在所述的液压油分配阀(30)上设置有分配阀操作手柄(302),所述的引水机构(3)有结构相同的一对,该引水机构(3)包括浮箱(31)、浮艇泵(32)、浮艇泵驱动油马达(33)和过滤网套(34),浮箱(31)在对应于所述末端起重臂(22)的左端下方的位置以悬挂状态与所述牵引机构(4)连接,浮艇泵驱动油马达(33)与浮艇泵(32)传动配合并且与所述卷扬盘油管(61)油路连接,浮艇泵(32)连同浮艇泵驱动油马达(33)与浮箱(31)固定,过滤网套(34)与浮艇泵(32)的下部连接,所述的分配阀操作手柄(302)在液压油分配阀(30)上的位置位于液压油分配阀(30)的下部,在所述浮箱(31)的顶部的中央位置开设有一吊钩螺杆让位孔(311),在对应于吊钩螺杆让位孔(311)的下方的位置形成有一浮艇泵驱动油马达容纳腔(312),在对应于该浮艇泵驱动油马达容纳腔(312)的下方的位置形成有一浮艇泵容纳腔(313),并且在浮箱(31)的四周构成有一封闭的浮舱(314),在浮箱(31)的上部的一侧开设有一用于将浮艇泵驱动油马达容纳腔(312)与外界相通的油马达油管接头让位腔(315),在浮箱(31)的下部的一侧开设有一用于将浮艇泵容纳腔(313)与外界相通的泵壳出水口让位腔(316),所述的浮艇泵驱动油马达(33)位于所述的浮艇泵驱动油马达容纳腔(312)内,该浮艇泵驱动油马达(33)的浮艇泵驱动油马达进油管接头(331)以及浮艇泵驱动油马达回油管接头(332)对应于所述的油马达油管接头让位腔(315)并且与所述的卷扬盘油管(61)油路连接,浮艇泵驱动油马达(33)的浮艇泵驱动油马达泄油管(333)与浮艇泵驱动油马达回油管接头(332)连接;所述的浮艇泵(32)包括一泵壳(321)和一浮艇泵叶轮(322),泵壳(321)位于所述浮艇泵容纳腔(313)内,在该泵壳(321)的四周边缘部位构成有一泵壳固定法兰边(3211),该泵壳固定法兰边(3211)与所述浮箱(31)的底部固定,在泵壳(321)的上部并且在对应于所述浮艇泵驱动油马达(33)的位置构成有一泵壳轴承座(3212),浮艇泵驱动油马达(33)通过油马达支承座板(334)与该泵壳轴承座(3212)固定,泵壳(321)的底部的中央位置构成有一泵壳进水口(3213),泵壳(321)的泵壳出水口(3214)对应于所述的泵壳出水口让位腔(316),浮艇泵叶轮(322)位于泵壳(321)内,该浮艇泵叶轮(322)的上部的中央位置通过叶轮螺杆轴(3221)与所述的泵壳轴承座(3212)转动配合并且该叶轮螺杆轴(3221)的上端与所述浮艇泵驱动油马达(33)传动连接,浮艇泵叶轮(322)的下部的中央位置通过叶轮轴头(3222)转动地支承在导流架(3223)上,而该导流架(3223)的四周与所述泵壳(321)的下部固定;所述的过滤网套(34)包括上支撑连接环(341)、下支撑连接环(342)、一组连接环支撑架(343)和滤网(344),一组连接环支撑架(343)呈圆周方向间隔分布,上支撑连接环(341)与一组连接环支撑架(343)的上端固定并且在对应于所述泵壳进水口(3213)的位置与所述泵壳(321)的底部固定,下支撑连接环(342)与一组连接环支撑架(343)的下端固定,滤网(344)围设在一组连接环支撑架(343)外,并且该滤网(344)的上部与上支撑连接环(341)固定,而下端与下支撑连接环(342)固定,滤网(344)的中央区域构成为过滤网套进水腔(3441),其中,在所述的一组连接环支撑架(343)的下端并且在对应于下支撑连接环(342)的下方的位置各枢转设置有一万向轮(3431),在所述的浮艇泵驱动油马达(33)的上部固定有一吊钩螺杆连接板(335)的一端,在该吊钩螺杆连接板(335)的中部开设有一吊钩螺杆连接孔(3351),在吊钩螺杆连接板(335)的另一端与所述的油马达支承座板(334)之间固定有一对连接板支撑连接螺杆(336),在对应于所述吊钩螺杆让位孔(311)的位置配设有一吊钩螺杆(3111),该吊钩螺杆(3111)的下端途经吊钩螺杆让位孔(311)并且在对应于吊钩螺杆连接孔(3351)的位置与吊钩螺杆连接板(335)连接,而吊钩螺杆(3111)的上端与设置在所述末端起重臂(22)的左端的所述牵引机构(4)连接,由所述滑轮座升降机构(7)挽及的所述消防水引出机构(8)与所述泵壳出水口(3214)配接,所述的液压油分配阀(30)具有一组分配阀油管接头(30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捷达消防科技(苏州)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捷达消防科技(苏州)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58102.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