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利培酮缓释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052706.6 | 申请日: | 2017-01-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22043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13 |
发明(设计)人: | 刘锋;赖树挺;曹付春;郑阳;连远发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帝奇医药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9/52 | 分类号: | A61K9/52;A61K47/34;A61K47/12;A61K47/10;A61K47/32;A61K31/519;A61P25/18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代理有限公司44202 | 代理人: | 宋静娜,郝传鑫 |
地址: | 510663 广东省广州市国际生物***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利培酮缓释 组合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利培酮缓释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利培酮缓释组合物的非溶剂型制备原料包含利培酮、水难溶性聚合物和释放调节剂,所述释放调节剂由有机亲水性物质和有机亲油性物质组成或者所述释放调节剂为有机亲水性物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培酮缓释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利培酮缓释组合物的非溶剂型制备原料中,释放调节剂的质量百分含量为0.1~10%;优选地,所述利培酮缓释组合物的非溶剂型制备原料中,释放调节剂的质量百分含量为0.5~8%;优选地,所述利培酮缓释组合物的非溶剂型制备原料中,释放调节剂的质量百分含量为1~6%。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利培酮缓释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释放调节剂由有机亲油性物质和有机亲水性物质组成时,所述有机亲水性物质在所述释放调节剂中的质量百分含量为30%以上;优选地,所述有机亲水性物质在所述释放调节剂中的质量百分含量为50%以上;优选地,所述有机亲水性物质在所述释放调节剂中的质量百分含量为70%以上。
4.如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利培酮缓释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亲油性物质为脂肪酸、脂肪酸酯、油脂中的至少一种;所述有机亲水性物质为醇、糖、氨基酸、蛋白、聚乙烯吡咯烷酮中的至少一种。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利培酮缓释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脂肪酸为油酸、硬脂酸、月桂酸、肉豆蔻酸、棕榈酸、花生酸、山俞酸、木质素酸中的至少一种;所述醇为分子量为400-6000Da的聚乙二醇。
6.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利培酮缓释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利培酮缓释组合物的非溶剂型制备原料中,所述利培酮的质量百分含量为25~60%,所述水难溶性聚合物的质量百分含量为39.9-74.9%;优选地,所述利培酮缓释组合物的非溶剂型制备原料中,所述利培酮的质量百分含量为30~55%,所述水难溶性聚合物的质量百分含量为44.9-69.9%;优选地,所述利培酮缓释组合物的非溶剂型制备原料中,所述利培酮的质量百分含量为35~50%,所述水难溶性聚合物的质量百分含量为49.9-64.9%。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利培酮缓释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水难溶性聚合物为聚丙交酯、丙交酯-乙交酯共聚物及它们与聚乙二醇的共聚物中的至少一种。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利培酮缓释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聚丙交酯、丙交酯-乙交酯共聚物、它们与聚乙二醇的共聚物的重均分子量均为20000-100000Da;优选地,所述聚丙交酯、丙交酯-乙交酯共聚物、它们与聚乙二醇的共聚物的重均分子量均为25000-90000Da;更优选地,所述聚丙交酯、丙交酯-乙交酯共聚物、它们与聚乙二醇的共聚物的重均分子量均为25000-80000Da。
9.如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利培酮缓释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聚丙交酯、丙交酯-乙交酯共聚物、它们与聚乙二醇的共聚物的粘度均为0.25-0.80dL/g;优选地,所述聚丙交酯、丙交酯-乙交酯共聚物、它们与聚乙二醇的共聚物的粘度均为0.30-0.70dL/g;更优选地,所述聚丙交酯、丙交酯-乙交酯共聚物、它们与聚乙二醇的共聚物的粘度均为0.30-0.65dL/g。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利培酮缓释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水难溶性聚合物为聚丙交酯、丙交酯-乙交酯共聚物、其与聚乙二醇的共聚物中的至少一种,且其中丙交酯与乙交酯的摩尔比为100:0~65:35;优选地,其中丙交酯与乙交酯的摩尔比为100:0~70:30;更优选地,其中丙交酯与乙交酯的摩尔比为100:0~75:25。
11.如权利要求1~10任一项所述的利培酮缓释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利培酮缓释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a)将所述非溶剂型制备原料溶于有机溶剂中,形成内油相;
(2a)将表面活性剂溶于水性介质中,形成外水相;
(3a)将步骤(1a)得到的内油相加入到外水相中,制成乳液,然后通过溶剂蒸发或溶剂提取使溶液中的微粒硬化,收集微粒,洗涤并干燥,得利培酮缓释微球;
或者
(1b)将所述非溶剂型制备原料所含的除释放调节剂外的其余各物质溶于有机溶剂中,形成内油相;
(2b)将释放调节剂和表面活性剂溶于水性介质中,形成外水相;
(3b)将步骤(1b)得到的内油相加入到外水相中,制成乳液,然后通过溶剂蒸发或溶剂提取使溶液中的微粒硬化,收集微粒,洗涤并干燥,得利培酮缓释微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帝奇医药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帝奇医药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52706.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