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碳酸氢钠林格注射液及制备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710052371.8 申请日: 2017-01-24
公开(公告)号: CN108338988A 公开(公告)日: 2018-07-31
发明(设计)人: 张德奎;张志刚;战峰;王文雯;史先蓉;林丽洋;赵栋;胡思玉;王利春;王晶翼 申请(专利权)人: 四川科伦药物研究院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A61K33/00 分类号: A61K33/00;A61K9/08;A61K47/02;A61K47/12;A61K33/14;A61P7/08;A61L2/07;A61K33/06;A61K31/194
代理公司: 北京中创阳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03 代理人: 牛雅芳
地址: 611138 四川省成都市温*** 国省代码: 四川;5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注射液 碳酸氢钠 枸橼酸 灭菌 二氧化碳 聚丙烯输液袋 碳酸氢根 直立式 阻隔袋 可控 制备 有效期 消耗 外部
【说明书】:

发明公开了一种碳酸氢钠林格注射液,所述注射液包含第一pH调节剂、第二pH调节剂,所述第一pH调节剂为枸橼酸,第二pH调节剂为二氧化碳,所述注射液灭菌前的pH值为6.5~6.8;灭菌后的碳酸氢根浓度为26.6~29.4nmol/L。本发明碳酸氢钠林格注射液通过在配料中加入微量的枸橼酸,有效降低了调节注射液的pH值所需的二氧化碳的消耗;通过加入微量的二氧化碳,抑制了添加枸橼酸的副作用;使得产品在灭菌前后pH值变化在可控范围内。同时,通过将注射液的包装更换为直立式聚丙烯输液袋,并在外部套设阻隔袋,使注射液在有效期内pH值保持在合格范围内;提高了产品的稳定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制药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碳酸氢钠林格注射液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碳酸氢钠林格注射液为生理碱化剂,近似等渗溶液,其pH值约为7.3;研究表明,相对于乳酸钠林格注射液、醋酸钠林格注射液等,认为碳酸氢钠林格注射液是目前手术期防止代谢性酸中毒和维持血浆电解质(如镁离子)平衡的最佳平衡液,尤其是在肝功能不全患者中具有较好的应用,是较醋酸钠林格注射液更好的身体碱性平衡液。

但是,碳酸氢钠林格注射液由于碳酸氢根较多,在生产中高温灭菌后其pH值往往会提高,有时会超出允许范围,导致产品合格率降低。有效期内,其pH值也会逐渐提高,有可能会超过允许范围时,影响产品的治疗效果。

发明内容

现有技术中的碳酸氢钠林格注射液由于含有碳酸氢钠,偏碱性;通常会用二氧化碳进行pH值的调节。采用二氧化碳作为pH值调节剂;在调节pH值的同时,不引入其他离子,产品的安全性可以得到保证;但是,这也导致注射液中碳酸氢根离子浓度较高。由于配制好的注射液必须经过高温灭菌,才能保证产品内不含有对人体有害的细菌和病毒,而碳酸氢根不耐高温,往往会分解为二氧化碳逸出,从而导致产品的pH值升高,部分产品难以满足医疗要求。

由于碳酸氢钠极易与酸发生反应,一般不采用其他酸作为pH值调节剂,以免影响碳酸氢根的含量。发明人另辟蹊径,将二氧化碳和水合枸橼酸配合使用,通过特殊的配制工艺,有效降低了对碳酸氢根的影响,也较少了对二氧化碳的使用量;使高温灭菌过程中注射液的pH值保持在可控范围内,提高了产品的合格率。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配方独特,并且能够有效降低灭菌工序前后pH值变化的碳酸氢钠林格注射液;具体技术方案为:

一种碳酸氢钠林格注射液,所述注射液包含第一pH调节剂、第二pH调节剂,所述第一pH调节剂为水合枸橼酸,第二pH调节剂为二氧化碳,所述注射液灭菌前的pH值为6.5~6.8;灭菌后的碳酸氢根浓度为26.6~29.4nmol/L。

所述水合枸橼酸0.13g/L至0.15g/L。

所述碳酸氢钠林格注射液的溶剂为注射用水,碳酸氢钠林格注射液还包括氯化钠5.6g/L至5.9g/L、氯化钾0.29g/L至0.31g/L、六水氯化镁0.19g/L至0.20g/L、二水氯化钙0.21g/L至0.23g/L、碳酸氢钠2.34g/L至2.36g/L、枸橼酸钠0.18g/L至0.22g/L;所述碳酸氢钠林格注射液还包括氯化钠5.84g/L、氯化钾0.3g/L、六水氯化镁0.20g/L、二水氯化钙0.22g/L、碳酸氢钠2.35g/L、枸橼酸钠0.2g/L、水合枸橼酸0.14g/L。

本发明还公开了上述碳酸氢钠林格注射液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配制:

1)向第一配制容器内注入所需总量8%至12%,温度为80℃至85℃的注射用水;

2)开启搅拌,按配料比投入氯化钠、氯化钾、六水氯化镁和二水氯化钙;

3)前步骤投入料完全溶解后,再投入水合枸橼酸和枸橼酸钠;

4)前步骤投入料溶解后,加入配制产品质量0.01%至0.05%的活性炭进行吸附;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科伦药物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四川科伦药物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5237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