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循环流化床锅炉深度脱硫除尘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10050496.7 | 申请日: | 2017-01-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6582249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12 |
发明(设计)人: | 张忠梅;盛洪产;楼军;俞鑫飞;徐少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富春江环保热电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80 | 分类号: | B01D53/80;B01D53/50;B01D50/00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 | 尉伟敏 |
地址: | 311418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循环 流化床 锅炉 深度 脱硫 除尘 系统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循环流化床锅炉深度脱硫除尘系统,其包括设于吸收塔内的旋汇耦合脱硫技术的湍流器装置、喷淋装置以及管束式除尘装置,湍流器装置包括支撑部件、若干个旋流汇流装置和湍流器支梁,旋流汇流装置包括湍流器浮子和湍流器筒体;支撑部件周缘设置若干个防止湍流器浮子上浮的压块,湍流器筒体上端设置上封板;湍流器筒体和湍流器浮子安装到位后,上封板的外圈与压块焊接为一体。在安装内置湍流器浮子的湍流器筒体时,通过压块,可有效防止在下部气流作用下湍流器浮子上浮,从而避免湍流器筒体错位,降低了安装难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脱硫技术,尤其是涉及一种循环流化床锅炉深度脱硫除尘系统。
背景技术
对于脱硫除尘技术领域,不少应用气动乳化技术于小型锅炉的烟气脱硫,其具有明显的放大效应造成一定局限;另外传统烟气脱硫技术多采用空塔技术,烟气进入吸收塔后直接与上部喷淋的浆液进行反应,一些烟气没有反应就离开了吸收塔,烟气停留时间短,脱硫效率低。为解决上述缺陷,有发明人提出了改进技术,例如名为“旋汇耦合除硫除尘装置”(CN201020289859.6)的授权专利,该授权专利包括至少一个贯穿设置在吸收塔内的支撑部件,在支撑部件上设有至少一层旋流汇流装置;该授权专利提高了传热传质速率、使装置适应不同工况、不同机组负荷和不同原料品质的范围更宽,提高了运行操作弹性,使系统运行更加安全高效稳定等有益的改进效果,但在实际应用中,仍存在一些可改进的空间,例如在一体化脱硫除尘单塔的改造中,湍流器浮子易上浮,增加了安装难度,甚至导致安装后湍流器筒体错位。
另外,为解决管束式除尘器的除尘除雾效果在单一的管束式除尘器应用中存在末端因为尘颗粒与浆液滴粒径过小、浆液滴数量少造成末端脱除效率下降的问题,有发明人提出了改进技术,例如名为“一种多级管束式除尘除雾装置”(公开号CN205517072U)的公开专利,该公开专利包括多个管束式除尘除雾器,一级管束式除尘除雾装置上部设置布气隔水板,喷淋雾化层设置在布气隔水板上部,二级管束式除尘除雾装置设置在喷淋雾化层上部,依次设置;该公开专利可实现二级管束式除尘除雾装置对净烟气中细小尘颗粒与浆液滴的高效脱除,最终排放烟气中除尘除雾效果进一步提高,并同时避免了管除分离效果进一步提升带来的阻力急剧增加等问题;但是,其内部结构具有一些改进空间,例如分离器的叶片与中心筒的连接结构,在较高尘雾环境中,不易维护更换以确保除尘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便于安装湍流器装置的循环流化床锅炉深度脱硫除尘系统。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循环流化床锅炉深度脱硫除尘系统,其包括设于吸收塔内的旋汇耦合脱硫技术的湍流器装置、喷淋装置以及管束式除尘装置,湍流器装置包括支撑部件、若干个旋流汇流装置和湍流器支梁,旋流汇流装置包括湍流器浮子和湍流器筒体;支撑部件周缘设置若干个防止湍流器浮子上浮的压块,湍流器筒体上端设置上封板;湍流器筒体和湍流器浮子安装到位后,上封板的外圈与压块焊接为一体。在安装内置湍流器浮子的湍流器筒体时,通过压块,可有效防止在下部气流作用下湍流器浮子上浮,从而避免湍流器筒体错位,降低了安装难度。
作为优选,所述湍流器筒体与湍流器支梁之间垫氯丁橡胶垫片。减震缓冲,吸收湍流器筒体上下运动时的冲击力,避免碰撞受损,并减少噪声污染。
作为优选,所述压块具有勾部,勾部内侧设置筋板。这种结构,有效提高压板的强度,并避免高温时局部变形而影响湍流的形成。
作为优选,各个压块在支撑部件周缘上排列成圆,等角度分布。各部均衡,提高压制效果。
作为优选,所述湍流器筒体内设有内筒体,内筒体设有叶片;湍流器筒体上部收缩呈圆锥状。使烟气产生高效湍流状态,将上部喷淋下来的液体打散变成很细小颗粒,烟气温度迅速降低,一方面使反应进行更彻底,吸收塔内防腐材料得到保护,另一方面可省去吸收塔前的降温设施,降低装置投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富春江环保热电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富春江环保热电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5049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射引式精细烟气处理装置及方法
- 下一篇:一种复合肥尾气多级处理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