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提取银耳多糖和银耳蛋白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048941.6 | 申请日: | 2017-01-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32032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13 |
发明(设计)人: | 施春华;张美芬 | 申请(专利权)人: | 嵊州市派特普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B37/00 | 分类号: | C08B37/00;C07K1/34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仲龙腾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548 | 代理人: | 李静 |
地址: | 312400 浙江省绍兴市嵊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提取 银耳 多糖 蛋白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提取银耳多糖和银耳蛋白的方法。
背景技术
银耳( Tremella fuciformls )是一种经济价值高,营养丰富的药食两用菌,具有滋补生津、润肺养胃之功效。银耳多糖是银耳的主要活性成分,具有提高机体免疫能力、降血糖、降血脂、抗衰老、抗溃疡、抗血栓形成、抗突变等作用。目前,银耳多糖的常用提取方法是热水浸提法,但这种传统的提取方法存在着提取率低、耗时、造成了资源浪费等问题。银耳多糖分为胞外多糖和胞壁多糖,胞壁多糖用水很难提取完全,即使是稀酸或稀碱提取法,又由于部分多糖易发生水解,破坏多糖的活性结构,导致多糖损失和提取率减少。
现有在银耳中提取的技术,例如一种提取银耳多糖和银耳蛋白的方法,该发明涉及一种银耳多糖和银耳蛋白的提取方法,包括:(1)银耳菌的活化培养和发酵培养;(2)超滤膜浓缩和破碎银耳孢子;(3)聚乙二醇/无机盐双水相体系的配制;(4)聚乙二醇/ 无机盐双水相体系提取;(5)冷冻干燥制备银耳多糖;(6)聚乙二醇/ 无机盐双水相体系二次提取,超滤膜过滤,冷冻干燥制备银耳蛋白。该发明可以实现银耳孢子生产和多糖提取的连续化、规模化,便于银耳多糖的工业化生产;得到的产物中既有银耳孢子的胞内多糖,又有银耳孢子液体发酵产生的胞外多糖,极大提高了银耳多糖的产率;并且使银耳多糖和蛋白质得到同时分离,避免了现有sevag 法去除蛋白质的复杂操作和机溶剂污染的弊端,提高了多糖的纯度。
该发明的这种提取银耳多糖和银耳蛋白的方法,提取较为复杂,提取时间久,且提取的银耳多糖和银耳蛋白相对纯度较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提高多糖提取效率,产量高,提高提取纯度,提取简便的提取银耳多糖和银耳蛋白的方法。
为解决上述现有的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方案:一种提取银耳多糖和银耳蛋白的方法,包括以下制备步骤:
1)选取银耳用清水清洗,微波干燥15-23min,粉碎至100-150目,得银耳粉末;
2)在银耳粉末中加入1.2-1.7倍的乙醇乙醚混合液,回流1-3h后过滤取滤渣;
3)在滤渣中加入2-3倍的清水,搅拌,超声波助溶浸泡,再加入氢氧化钠浓度1-2%的氢氧化钠水溶液调节pH值至10-11后浸泡,回流浸提2-3次,合并得浸提液;
4)在浸提液中加入饱和度为95-98%的乙醇,搅拌,浸泡,得沉淀物;
5)在沉淀物中加入去离子水和0.01-0.02%的助滤剂后超滤膜浓缩,干燥,得银耳多糖;
6)在银耳多糖中加入2-3倍的蒸馏水,依次加入氯仿和正丁醇,振摇20-35min,离心,取水层和溶液层交界处的液体,超滤膜浓缩,干燥,得银耳蛋白。
作为优选,步骤2中乙醇乙醚混合液中乙醇与乙醚的比例:1-1.2:1,加入乙醇乙醚混合液时温度加热至52-61℃,使银耳在乙醇乙醚中有效的脱脂,为提高提取多糖和蛋白提供便捷。
作为优选,步骤3中加入氢氧化钠水溶液浸泡时还需加入复合酶,酶解1-2.3h,后灭酶10-17min,采用复合酶将液浸泡成分酶解,通过复合酶破坏细胞壁,提高提取多糖和蛋白的纯度。
作为优选,复合酶为纤维素酶和果胶酶按1:3-4.6的比例混合而成,按一定的比例调节使用酶,提高酶解质量和酶解效率。
作为优选,步骤5中助滤剂的成分及其重量份为:蒙脱石4-10份,六偏磷酸钠0.1~0.5份,碳酸钠4.2~6.3份,硅溶胶5~8.4份,氢氧化铝1.8~2.2份,玛雅蓝0.01-0.02份、硫氰酸胍0.02-0.04份,通过助滤剂将不需要的杂质充分吸附,提高提取纯度。
作为优选,步骤5中超滤膜浓缩时采用截留分子量为3000~6000Dal的超滤膜浓缩,干燥方式为冷冻干燥,干燥时有效的保护多糖的组织,提高提取多糖的功效。
作为优选,步骤6中银耳多糖溶于蒸馏水后还需加入0.02-0.04%的蛋白酶抑制剂,防止在提取蛋白时蛋白降解,保证提取蛋白的纯度。
作为优选,步骤6中氯仿的加入量为银耳多糖溶液的20-30%,正丁醇的加入量为氯仿溶液的25-38%。
作为优选,步骤6中超滤膜浓缩时采用截留分子量为6000~10000Dal的超滤膜浓缩,干燥方式为冷冻干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嵊州市派特普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未经嵊州市派特普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4894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