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摩托车分体式车架在审
申请号: | 201710047424.7 | 申请日: | 2017-01-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28746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13 |
发明(设计)人: | 谭淮旭;陈良钱;邓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力帆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K19/24 | 分类号: | B62K19/24 |
代理公司: | 重庆为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50216 | 代理人: | 王玉杰 |
地址: | 400707 重庆市北***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摩托车 体式 车架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摩托车部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摩托车分体式车架。
背景技术
摩托车车架是承载摩托车各种结构单元的核心区域,不仅关系到各部件的安装,还会直接影响到摩托车的舒适性以及安全性。
传统的车架为整体式,即车架的前半体和后半体通过焊接工艺连接在一起,其存在以下几大缺点:
1、焊接连接过程中车架会变形,影响车架与其他零部件的装配;
2、前后半体焊接连接完成后需要人工进行校正;
3、前后半体的组合工装、校具、检具的制作复杂且制作成本高;
4、整体式车架不便于用户自己改装,特别是在大多数摩托车比赛中只允许对车架的后半体进行改装。
解决以上问题成为当务之急。
发明内容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摩托车分体式车架,车架的前半体和后半体能够快速可靠地装配,并且装配精度高,装配与拆卸方便、效率高,只需要一副成品检具,节约开发成本,便于用户改装。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摩托车分体式车架,其要点在于:包括车架前体以及可拆卸地安装在该车架前体后端的车架后体;所述车架前体包括后部向下折弯的主梁,在该主梁的后部从上到下依次设有第一安装座和第二安装座;所述车架后体包括相对设置的左主管和右主管以及分别位于所述左主管和右主管下方的左支撑管和右支撑管,所述左主管和右主管通过第一连接组件与所述第一安装座连接,所述左支撑管和右支撑管通过第二连接组件与所述第二安装座连接。
采用以上结构,车架前体和车架后体通过第一连接组件和第二连接组件实现可拆卸的连接,实现分体式的车架结构,只需要制作一副整车车架的检具,其余工装与校具只需单独制作车架前体以及车架后体的部分,大大节约了工装与校具的开发、制作和人工成本,缩短了开发与制造的时间;并使车架前体和车架后体在装配连接时不会产生形变,保证车架能够便捷、精确、高效地与其他零部件完成装配;而且,分体式的车架便于用户自行改装,车架前体和车架后体的通用性都极高。
作为优选:所述左主管包括左主管本体以及设置在该左主管本体前端的左主管连接头,所述右主管包括右主管本体以及设置在该右主管本体前端的右主管连接头,所述左主管连接头和右主管连接头通过所述第一连接组件与所述第一安装座连接。采用以上结构,通过左主管和右主管对称地与第一安装座连接,既能够有效加强车架后体和车架前体的连接可靠性,又保证了整个车架的刚性强度和可靠性。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安装座上具有第一安装孔,在该第一安装孔上穿设有第一衬套,在所述左主管连接头和右主管连接头的前端分别设有左主管搭接孔和右主管搭接孔,所述左主管连接头和右主管连接头与所述第一安装座通过第一螺栓和第一螺母锁紧,所述第一螺栓穿过所述左主管搭接孔、右主管搭接孔和第一安装孔后与所述第一螺母连接。采用以上结构,通过第一螺栓、第一螺母和第一衬套使左主管、右主管和主梁的第一安装座连接,既能够保证连接的可靠性,保证了装配的精度,而且使装配和拆卸的方便、便捷,大大提高了装配的效率。
作为优选:所述左支撑管包括左支撑管本体以及设置在该左支撑管本体前端的左支撑管连接头,所述右支撑管包括右支撑管本体以及设置在该右支撑管本体前端的右支撑管连接头,所述左支撑管连接头和右支撑管连接头通过所述第二连接组件与所述第二安装座连接。采用以上结构,通过左支撑管和右支撑管对称地与第二安装座连接,能够有效加强车架后体和车架前体的连接可靠性,进一步保证了整个车架的刚性强度和可靠性。
作为优选:所述第二安装座上具有第二安装孔,在该第二安装孔上穿设有第二衬套,在所述左支撑管连接头和右支撑管连接头的前端分别设有左支撑管搭接孔和右支撑管搭接孔,所述左支撑管连接头和右支撑管连接头通过第二螺栓和第二螺母锁紧,所述第二螺栓穿过所述左支撑管搭接孔、右支撑管搭接孔和第二安装孔后与所述第二螺母连接。采用以上结构,通过第二螺栓、第二螺母和第二衬套使左支撑管、右支撑管和主梁的第二安装座连接,既能够保证连接的可靠性,保证了装配的精度,而且使装配和拆卸的方便、便捷,大大提高了装配的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力帆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力帆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4742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