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超细晶(Ti,Mo,W)(C,N)复合固溶体粉料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046647.1 | 申请日: | 2017-01-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10236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27 |
发明(设计)人: | 吴何洪;周伟;郑勇;余立新;严永林;苏凤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新锐合金工具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35/46 | 分类号: | C04B35/46;C04B35/622;C04B35/626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马明渡;杨超 |
地址: | 215121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超细晶 ti mo 复合 固溶体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细晶(Ti,Mo,W)(C,N)复合固溶体粉料的制备方法。首先对超细TiO2粉末进行分散处理,然后以分散处理后的TiO2粉、石墨粉、二氰二胺、MoO3粉、WO3粉为主要原料,并添加少量Ni粉配制成混合料,经混料、干燥、过筛、压舟处理后,置于真空炉中进行还原和氮化,得到超细晶(Ti,Mo,W)(C,N)复合固溶体粉料。该方法制备的粉末颗粒细小、粒径分布均匀且N/C比可控,同时由于Mo、W合金元素的引入能有效提高所得复合固溶体的高温稳定性。该制备方法所用原料价格低廉、合成温度较低,无需消耗额外氮气气源,工艺简单,使成本大幅降低,适用于大批量工业生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粉末冶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超细晶(Ti,Mo,W)(C,N)复合固溶体粉料的制备方法,制备出的超细晶(Ti,Mo,W)(C,N)复合固溶体粉料可直接用于制备含氮金属陶瓷。
背景技术
Ti(C,N)基金属陶瓷是以(TiC+TiN)或Ti(C,N)固溶体为硬质相,以Ni/Co为粘结相并添加其它碳化物的一种多相复合材料,不但具有较高的强韧性,而且还具有红硬性高、耐磨性好、高温抗蠕变能力和抗氧化能力强、与金属间的摩擦系数低等一系列优点,使得金属陶瓷在刀具、模具、耐磨零部件、耐腐蚀器件等众多领域拥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同时,金属陶瓷生产过程中所消耗的W、Co、Ta等贵重金属元素很少,密度只有硬质合金一半左右,已成为硬质合金的理想升级替代材料。
近年来,制备氮含量较高的Ti(C,N)基金属陶瓷已经成为世界各国金属陶瓷行业的一个主要发展趋势,因为提高N含量可改善Ti(C,N)陶瓷颗粒的塑性,抑制烧结过程中晶粒的长大,从而提高材料的硬度和强韧性,同时还可以提高材料的高温强度、高温硬度以及高温抗塑性变形能力,并改善材料的导热性和耐热冲击性能。然而,仅仅通过增加混合料中TiN的含量来提高金属陶瓷烧结体中的含氮量是很困难的,因为TiN会在高温烧结过程中发生明显的脱氮反应,使烧结体中的孔隙度急剧增加,从而恶化材料的性能。相对来说,Ti(C,N)固溶体的高温稳定性比TiN好,高温脱氮倾向没有TiN剧烈。但是,Ti(C,N)固溶体与金属陶瓷中的金属粘结相之间的润湿性较差,混合料中必须添加Mo、W等合金元素,以通过溶解析出机制在其表面形成一层较薄的(Ti,Mo,W)(C,N)环形相来改善硬质颗粒与金属液相之间的润湿性。而环形相的厚度和包覆完整程度受成分和工艺参数的影响较大,只有当环形相的厚度适中且包覆完整时,金属陶瓷才能获得较为均匀的显微组织和较好的综合性能。所以高氮含量Ti(C,N)基金属陶瓷的原料成分配方和烧结工艺参数的容限范围非常窄,生产过程中的微小偏差都可能会造成金属陶瓷性能的下降。
为了解决上述困难,有必要研发(Ti,Mo,W)(C,N)复合固溶体粉料。目前,国内外关于(Ti,Mo,W)(C,N)复合固溶体粉料制备的研究非常少。最近,S. Park等报道了“纳米晶(Ti,M1,M2)(CN)–Ni粉末的合成” (Synthesis of (Ti,M1,M2)(CN)–Ni nanocrystallinepowder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efractory Metals & Hard Materials, 2006,Vol24, P115–121),将W、Mo、Nb等合金元素以相应氧化物的形式与TiO2一起配制成混合料,通过机械合金化、碳热还原和高温氮化过程制备出一种富含合金元素的(Ti,M1,M2)(CN)复合固溶体粉末。这种方法制备的复合固溶体粉末既可以有效改善Ti(C,N)固溶体与粘结相之间的润湿性,又能避免环形相在烧结过程中难以控制的问题。但是,采用该方法在制备(Ti,M1,M2)(CN)复合固溶体粉末时,需要在高温阶段充入氮气并进行长时间的碳化和氮化处理,能量消耗大,同时还需要利用行星式高能球磨对原料进行细化和机械合金化处理,生产效率很低,很难用于大批量工业生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新锐合金工具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新锐合金工具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4664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