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脂质体疫苗制剂及其用途和生产IgG抗体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043961.4 | 申请日: | 2017-01-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6620682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10 |
发明(设计)人: | 郭军;刘政;杨光富;殷旭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中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K39/00 | 分类号: | A61K39/00;A61K39/39;A61K47/69;A61P3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83 | 代理人: | 刘兵,严政 |
地址: | 430079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脂质体 疫苗 制剂 及其 用途 生产 igg 抗体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脂质体疫苗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脂质体疫苗制剂及其用途,以及一种生产IgG抗体的方法。
背景技术
相比较于传统疫苗,合成疫苗安全、无毒、稳定,可以直接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因此,合成疫苗更符合未来疫苗的发展方向。另外,近年来迅速发展起来的免疫分析方法具有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分析容量大,方便快捷,成本低廉,适于现场批量检测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医学,农学等各个领域。免疫分析是基于抗原、抗体的特异性识别反应的一种分析方法,核心是高质量的特异性抗体。建立免疫分析方法,制备出针对半抗原特异性强,亲和力高的抗体是关键。所以,产生高特异性,高滴度,高亲和力的IgG抗体是疫苗研究和免疫分析方法的核心。
合成疫苗包括两种类型:半合成疫苗和全合成疫苗。
半抗原-蛋白复合物(hapten-protein)的半合成疫苗是目前产生IgG抗体最常见的方法。将半抗原与含有T细胞表位的蛋白共价连接,可以使半抗原被免疫系统识别,从而产生高亲和力的IgG抗体。其中,蛋白载体包括匙孔血蓝蛋白(KLH),牛血清白蛋白(BSA),鸡卵白蛋白(OVA),白喉CRM197蛋白等。半合成疫苗存在着一些缺点,比如偶联位点不确定、偶联率不稳定以及蛋白本身也会引起一定的免疫反应等。另外,半抗原-蛋白复合物的热稳定性差,带来保存和运输的额外负担。
全合成的疫苗分子的研究近年来受到广泛关注。经典的全合成疫苗分子由半抗原,辅助T细胞表位(Th epitope)肽和Toll样受体(Toll like receptor,TLR)激动剂等三组分共价偶联组成。TLR激动剂有激活抗原呈递细胞和脂质体载体的作用。辅助T细胞表位用来获得CD4T细胞的帮助,实现抗体类型从IgM到高亲和力IgG的转换。如果没有辅助T细胞表位,疫苗分子只能引起一个短暂的、低亲和力的、无免疫记忆的IgM抗体应答。
据报道,将几种不同Th表位构建在同一疫苗分子中,可以提高疫苗分子的免疫性能。另外,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MHC)具有多形性,不同的个体需要不同的Th表位肽和MHC结合,所以普适的疫苗分子需要引入多个Th表位肽。细胞毒性T细胞表位(Tc)的共价引入也可以提高疫苗分子的免疫性能。但是,随着组分的增加,有机合成的难度也增加,对于工业化生产造成巨大挑战。
近年来,α-半乳糖神经酰胺(α-galactosylceramide,简称αGalCer或者KRN7000)作为疫苗佐剂的研究逐渐受到关注。αGalCer是自然杀伤T细胞(Nature Killer T cell,NKT cell)激动剂。通常认为,构成机体免疫系统的淋巴细胞由三种细胞系组成,一是由胸腺产生的T细胞,二是由骨髓分化而来的产生抗体的B细胞,三是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NKT细胞是一类新型免疫T细胞,可以沟通先天性免疫和获得性免疫,起到桥梁作用,在功能上既具有T细胞免疫调节功能,同时又兼具自然杀伤细胞(Nature killer cell,NK cell)的自然杀伤作用。T细胞识别的抗原是蛋白质,而NKT细胞识别的抗原是αGalCer等糖脂质。这是该免疫系统与通常的免疫系统重要的不同点。
发明内容
现有技术中针对NKT细胞的脂质体疫苗是将半抗原与T细胞表位的蛋白或肽共价连接,T细胞表位不可或缺,但是上述连接方式偶联位点不确定、效率低、存在一定毒性,为了克服上述缺陷,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脂质体疫苗制剂,本发明的脂质体疫苗制剂能够简化疫苗分子结构同时保证产生高滴度、高亲和力的IgG抗体,同时该疫苗制剂热稳定好。
具体地,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脂质体疫苗制剂,所述制剂包括:
(a)肿瘤相关的糖抗原或糖肽抗原;
(b)连接单元;
(c)式(1)-(3)所示的佐剂,
其中,组分(a)肿瘤相关的糖抗原或糖肽抗原与组分(c)式(1)-(3)所示的佐剂在脂质体疫苗制剂中的共存关系有两种:第一种为组分(a)与组分(c)通过组分(b)连接单元共价连接形成组分a-b-c,第二种为组分(a)与组分(b)共价连接,组分(a)与组分(b)共价连接形成的分子组分a-b与组分(c)通过混合自组装为脂质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中师范大学,未经华中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4396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