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测量零件隐蔽部位间隙值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043391.9 | 申请日: | 2017-01-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67262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26 |
发明(设计)人: | 吴瑜;李铭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模具技术研究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B5/00 | 分类号: | G01B5/00;G01B5/14 |
代理公司: | 北京高沃律师事务所 11569 | 代理人: | 王加贵 |
地址: | 20003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测量 零件 隐蔽 部位 间隙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一种测量零件隐蔽部位间隙值的方法,使用特定的测量装置,该测量装置包括手持基座、端盖、固定测针、活动测针、径向拔杆、滑动斜楔、纵向推杆和读数表,测量装置将横向测针组测量获得的数据,转变成轴向位移数据输出,通过读数表显示出来,进而测得零件的间隙值;测量装置在使用前进行校零,校零块设计的间隙为3mm和5mm,满足汽车产品一般间隙的测量要求。该测量装置体积小、操作轻便、精度高、磨损小,通过本发明的测量方法可广泛用于隐蔽式产品间隙值和长腰孔值的测量,也可用于表面开阔的产品间隙值和长腰孔值的测量,适用范围广泛,装置成本低,操作过程简便,手动即可完成部件隐蔽位置的测量,可大范围普及使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零件测量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适用汽车钣金件、内饰件和长腰孔处于隐蔽位置时测量零件隐蔽部位间隙值的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在促进制造业繁荣的同时,也对整车匹配质量及尺寸精度要求越来越高,尤其是对总成件或单件产品的尺寸控制提出了更高的精度要求。尺寸检查方式从产品抽检逐步走向全检,并要求实现自动数据采集、监控、分析和追溯的控制需求。这不仅是主机厂的要求,同时各零部件厂已行动起来响应对未来零件控制方式的需求。
在传统的汽车外钣金和内饰件测量领域,一般采用卡尺、止通规或塞尺等量具进行间隙和长腰孔尺寸的测量。采用卡尺测量时,由于卡脚位置限制、尺身长度等因素,对隐蔽部位的测量几乎不能实现;采用止通规测量只能满足定性测量,不能进行定量测量;采用塞尺测量基本可行,但需要不停调整塞片的尺寸和数量,测量效率,测量精度低,重复性再现性差。以上各类方法都不能实现数据的自动采集和记录功能,无法很好得满足客户提出的对产品尺寸控制的实际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测量零件隐蔽部位间隙值的方法,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测量精度低,重复性再现性差的问题。通过采用本发明特定的测量装置和测量方法,能够对不同零部件的隐蔽部位进行尺寸的高精度测量,适用范围广,操作方便,测量效率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测量零件隐蔽部位间隙值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如下测量装置:
所述测量装置包括手持基座、端盖、固定测针、活动测针、径向拔杆、滑动斜楔、纵向推杆和读数表;所述手持基座内部为中空结构,所述手持基座一端安装有所述端盖,所述端盖上部设置有固定测针座和活动测针座,固定测针座横跨在所述端盖上开设的横向滑槽两侧,所述固定测针座上垂直设置有两个所述固定测针,所述活动测针座上垂直设置有一个所述活动测针,所述固定测针与所述活动测针的间隙测量范围为-1mm~8.3mm;所述活动测针座贯穿所述端盖上开设的横向滑槽并与位于所述手持基座内部的所述滑动斜楔一端的斜面相抵,所述滑动斜楔的斜面为45°且斜面上设置有滑轨,与所述滑动斜楔的斜面相抵的所述活动测针座的一端开有与所述滑轨配合的滑槽,所述滑槽内安装有滚轮;所述径向拔杆沿径向贯穿所述端盖下部的所述手持基座和所述活动测针座;所述读数表设置在所述手持基座另一端的内部,所述滑动斜楔另一端与所述读数表之间设置有所述纵向推杆,所述纵向推杆与所述手持基座之间设置有纵向推杆导向套,所述滑动斜楔与所述纵向推杆导向套之间设置弹簧,所述弹簧套接在所述纵向推杆上;所述读数表通过锁紧套锁紧并与所述纵向推杆导向套相抵;
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检查读数表;
检查读数表的量程和表杆的活动程度,确定读数表的量程不小于10mm,并且表杆能够自由活动,阻力小于5N;
步骤2:安装读数表;
读数表检查完后,对读数表进行安装,将读数表插入手持基座的底部,并与纵向导杆的底部接触,在弹簧全部打开的状态下,即活动测针处于最大测量范围位置,此时量程最大为8.3mm,然后压表,当读数表的读数为2mm时,用锁紧螺钉挤压测量装置底部的锁紧套,使得锁紧套包裹表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模具技术研究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模具技术研究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4339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