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提高高分子膜水阻隔性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041336.6 | 申请日: | 2017-01-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57104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18 |
发明(设计)人: | 冯嘉春;陶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复旦大学 |
主分类号: | C08J7/18 | 分类号: | C08J7/18;C08J7/12;C08L23/12;C08L33/20;C08L81/06 |
代理公司: | 上海正旦专利代理有限公司31200 | 代理人: | 陆飞,陆尤 |
地址: | 200433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提高 高分子 阻隔 方法 | ||
1.一种提高高分子膜水阻隔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首先,以高分子基膜为原料,通过等离子体表面处理使基膜表面活化;然后,将其浸泡于可聚合氟碳类单体或其溶液中,引发聚合,在膜表面沉积一层疏水的含氟聚合物,从而对高分子膜进行表面改性,以提高膜材料对水的阻隔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分子基膜是能起到分离或隔绝作用的高分子薄膜,包括水处理膜、分离膜。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等离子体表面处理使基膜表面活化,是指将高分子基膜放入等离子体设备的处理腔,利用各种气体的等离子体轰击其表面,直接在膜表面形成具有可反应活性点的过程。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等离子体表面处理使基膜表面活化,进一步包括经等离子体活化处理后,将膜从腔体取出后放置在空气中,在其表面形成具有可反应活性过氧自由基或氢过氧自由基的过程。
5. 根据权利要求1-4之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等离子体表面处理,处理的功率为50-2000 W,处理时间为30秒-30分钟。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等离子体是通反应性气体形成的等离子体,或者是通惰性气体形成的的等离子体;如果是前者,经等离子体处理后,膜表面形成活性点位;如果是后者,需要放置在空气中,形成可反应的活性点位。
7.根据权利要求1或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可聚合氟碳类单体是各种含氟且可发生聚合反应的物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可聚合氟碳类单体是全氟丙烯酸酯或全氟苯乙烯。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全氟丙烯酸酯及全氟苯乙烯,可是一类单体中的一种,或者是不同种类单体中多种的混合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复旦大学,未经复旦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41336.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