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连接器组件及其制造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710038425.5 | 申请日: | 2017-01-1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36522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17 |
| 发明(设计)人: | 王学超;李帅;朱敬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泰科电子(上海)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R12/51 | 分类号: | H01R12/51;H01R12/57;H01R13/514;H01R43/02 |
| 代理公司: | 11021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赵荣岗 |
| 地址: | 200131 上海市浦东新区中国(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焊接 板卡 第一板 壳体 线缆 连接器 翻转板 连接器组件 绝缘本体 插装 两排 单独地 电连接 受力 芯线 生产成本 容纳 脱离 制造 | ||
1.一种连接器组件,包括:
连接器(100),具有壳体(110),容纳在壳体(110)中的绝缘本体(120)和保持在绝缘本体(120)中的上、下两排端子(131、132);
板卡(210、220),适于插装到所述连接器(100)的壳体(110)中,以便与所述两排端子(131、132)电连接;
多根第一线缆(310)和多根第二线缆(320),
其特征在于:
所述板卡(210、220)包括第一板卡(210)和与所述第一板卡(210)分离的第二板卡(220),
所述第一板卡(210)和所述第二板卡(220)适于相互组合在一起,以便一同插装到所述连接器(100)的壳体(110)中,
所述第一线缆(310)和所述第二线缆(320)在所述第一板卡(210)和所述第二板卡(220)被相互组合在一起之前被分别焊接到所述第一板卡(210)和所述第二板卡(220)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板卡(210)具有彼此相对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在所述第一板卡(210)的第一表面上设置有多个第一焊垫(211a)、多个第二焊垫(211b)、以及位于所述多个第一焊垫(211a)和所述多个第二焊垫(211b)之间的多条第一导电迹线(211);并且
所述第二板卡(220)具有彼此相对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在所述第二板卡(220)的第一表面上设置有多个第一焊盘(221a)、多个第二焊盘(221b)、以及位于所述多个第一焊盘(221a)和所述多个第二焊盘(221b)之间的多条第二导电迹线(22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根第一线缆(310)适于分别焊接到所述第一板卡(210)上的多个第一焊垫(211a)上;并且
所述多根第二线缆(320)适于分别焊接到所述第二板卡(220)上的多个第一焊盘(221a)上。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器(100)中的上排端子(131)适于分别焊接到所述第一板卡(210)上的多个第二焊垫(211b)上;
所述连接器(100)中的下排端子(132)适于分别焊接到所述第二板卡(220)上的多个第二焊盘(221b)上。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一板卡(210)和所述第二板卡(220)组合在一起之后,所述第一板卡(210)的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板卡(220)的第一表面位于外侧,所述第一板卡(210)的第二表面和所述第二板卡(220)的第二表面位于内侧并相互叠置在一起。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连接器(100)的壳体(110)的两侧分别形成有弹性夹持结构(110a),所述弹性夹持结构(110a)适于将所述第一板卡(210)和所述第二板卡(220)夹持在一起。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
每个所述弹性夹持结构(110a)包括上、下两排弹性指,所述上、下两排弹性指适于从上、下两侧夹持住组合之后的第一板卡(210)和第二板卡(220)。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一板卡(210)和所述第二板卡(220)上形成有适于将两者以可拆卸的方式组装在一起的卡扣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泰科电子(上海)有限公司,未经泰科电子(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38425.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架空输电线应急用线夹子
- 下一篇:一种SIM卡连接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