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含锰废水的回收处理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710031194.5 | 申请日: | 2017-01-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1420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24 |
发明(设计)人: | 杨海滨;杨启光;张永江;张琦;杨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祥云飞龙再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02 | 分类号: | C02F9/02;C01G45/00;C25C1/16 |
代理公司: | 昆明合众智信知识产权事务所 53113 | 代理人: | 张玺 |
地址: | 672199 云南省大***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后液 压滤 含锰废水 萃取 回收处理工艺 二价锰 反萃取 反萃液 反萃 原液 废水 预处理 负载有机相 后处理 处理工艺 电积工序 调节剂 锰回收 前处理 萃余液 后段 滤渣 水中 脱油 锌粉 过滤 能耗 回收 加工 生产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锰废水的回收二价锰的处理工艺。所述的含锰废水的回收处理工艺包括前处理、萃取、反萃取和后处理步骤,具体包括:将含锰废水中加入调节剂调节pH值至7~8,过滤除去滤渣得到沉锌压滤后液a(沉锌压滤后液a即含二价锰废水),在沉锌压滤后液中加入锌粉,反应30min,压滤后得到原液b;采用预处理有机相对原液进行萃取得到负载有机相和萃余液;将负载有机相进行反萃取得到空白有机相和反萃后液;将反萃后液送至锌的反萃液中或者脱油后进入电积工序。本发明工艺能将沉锌后液中的锰回收至反萃液中,既能降低锌萃取生产的能耗和加工成本,又能减少后段废水的处理成本,达到双赢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冶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含锰废水的回收二价锰的处理工艺。
背景技术
目前,在湿法炼锌技术中发展最快的是锌萃取技术,尤其是使用锌二次物料作为原料的锌萃取技术,都存在反萃后液(即锌电积新液)中锰的贫化问题。因为在以铅银合金为阳极板的电积过程中,需要保持溶液中存在一定的锰(Mn2+)离子(浓度一般为5-7g/L),才能够保证高效率、高质量、低成本的电积锌。然而在使用有机相(磷酸二烷基酯和磺化煤油组成)萃取硫酸锌的过程中,根据P204在不同酸度(PH值)下萃取金属的顺序,当萃余液中酸达到PH值为1.0时,锰离子基本上不能被有机相萃取,即富有机相在被反萃液反萃时,反萃后液中无二价锰离子,且反萃后液中含硫酸50g/L;若在此溶液中补锰,则需要加入碳酸锰或者硫酸锰作浸出,调节至中性溶液,在浸出时就会带入一定的金属杂质离子,必须要将此溶液做净化处理后才能送至电积,这就会增加了生产成本,同时消耗大量的能源。
在以锌二次物料(钢厂产烟囱灰)为原料进行浸出过程时,需要加入大量的软锰矿(MnO2)氧化溶液中大量的Fe2+,因此在溶液中存在大量的Mn2+。然而在有机相萃取锌过程中,需加入一定的洗水,则会导致体积膨胀,故整个体系需要定时定量地外排一部分生产废水,此生产废水中含锌、锰等有价金属,锌可以通过沉锌将其回收至主流程,沉锌后的溶液(含大量的锰),若简单的外排到下一工段处理废水,则增加了废水处理的成本,浪费了大量的锰(Mn2+)。而在电积过程中需要补入一定量的锰(Mn2+)。因此,开发一种能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工艺是非常必要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含锰废水的回收处理工艺。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包括前处理、萃取、反萃取和后处理步骤,具体包括:
A、前处理:将含锰废水中加入调节剂调节pH值至7~8,过滤除去滤渣得到沉锌压滤后液a(沉锌压滤后液a即含二价锰废水),在沉锌后液中加锌粉反应30min,压滤后得到原液b;
B、萃取:
1)预处理有机相的制备:将磺化煤油、P204和碳酸氢铵混合得到预处理有机相c;
2)采用预处理有机相c对原液b进行萃取得到负载有机相d和萃余液e;
C、反萃取:将负载有机相d用废电解液进行反萃取得到空白有机相f和反萃后液g;
D、后处理:将反萃后液g进入锌的反萃液中或者脱油后进入电积工序。
本发明工艺能将沉锌后液中的锰回收至反萃液中,既能降低锌萃取生产的能耗和加工成本,又能减少后段废水的处理成本,达到双赢的效果。本发明是通过对P204进行预处理,在萃取工序锰的萃取效率高,可减少萃取所需级数,降低萃取设备投资和购买萃取剂的费用;其结果充分说明了由于萃取工序锰的萃取率高,处理后的废水含锰浓度低,便于后段废水处理成本;本发明解决了整个萃取锌系统电积锌工序需要二价锰的问题,提高了电积锌过程的电流效率,弥补了萃取锌工艺的不足之处,极大程度降低了锌冶炼加工成本;本发明的方法高效、经济、清洁,在环境保护上也具有非常理想的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祥云飞龙再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云南祥云飞龙再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3119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工业酸性污水处理装置
- 下一篇:一种模块化油水处理装置及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