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车身侧围空腔阻隔块对车内噪声影响的确定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029738.4 | 申请日: | 2017-0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40696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13 |
发明(设计)人: | 张立军;孟德建;张频捷;宋然 | 申请(专利权)人: | 同济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M17/007 | 分类号: | G01M17/007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1225 | 代理人: | 叶敏华 |
地址: | 200092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车身 空腔 阻隔 噪声 影响 确定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车身侧围空腔阻隔块对车内噪声影响的确定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车身侧围存在大量的封闭箱体加强梁结构,因而产生了空腔结构。车辆高速行驶时会在侧围空腔内产生高速气流场,高速气流与空腔障碍物摩擦时,产生空腔板金共振噪声;与此同时,高速气流场对车外噪声(如发动机噪声、路面噪声等)也起到了传递作用,因此需要阻断空气声的传递路径。
车身侧围空腔阻隔块解决上述问题的措施之一。该阻隔块使用采用高温发泡的轻质环保高效发泡材料,并以PA66尼龙材料作为支撑板,使其具有重量轻、密封效果好等优点。阻隔块在白车身焊装前便安装在车身侧围空腔内,并在车身电泳完成的烘烤环节受热发泡,将侧围空腔阻隔,阻隔块可以有效阻断空气声的传递路径,提高乘坐室内的声学品质。
目前对于阻隔块的研究尚不完善,由于阻隔块发泡后拆除困难,整车级别的试验研究不足,试验及评价方法欠缺。所以需要一种试验方法,来评价阻隔块对于整车内部噪声以及不同类型噪声的影响程度,从而得到阻隔块配置的正向设计试验方法。现有的方法大多是通过建造没有阻隔块的白车身模型来进行试验,与有阻隔块的车身的试验结果进行对比从而确定阻隔块对车身低频振动特性的影响,然而建造模型所需时间长,同时建造成本也高,不适合推广使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车身侧围空腔阻隔块对车内噪声影响的确定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车身侧围空腔阻隔块对车内噪声影响的确定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1)对侧围空腔内配置有阻隔块的白车身进行转鼓试验、转鼓倒拖试验和风洞试验,分别得到三个试验对应的车内噪声信号;
2)拆除白车身的侧围空腔内的阻隔块;
3)对拆除阻隔块后的白车身进行相同条件下的转鼓试验、转鼓倒拖试验和风洞试验,分别得到三个试验对应的车内噪声信号;
4)比较步骤1)和步骤3)的试验结果,根据拆除阻隔块后车内噪声信号下降的程度确定车身侧围空腔阻隔块对车内噪声的影响。
所述步骤2)具体为:
21)通过热风枪对粘附在侧围空腔中的阻隔块进行加热并拆除;
22)通过内窥镜判断阻隔块拆除是否完全,若是则结束拆除,若否则返回步骤21)。
所述车内噪声包括发动机噪声、路面噪声和风噪声。
所述转鼓试验具体为:采用匀速工况或加速工况,进行整车转鼓并测量车内噪声信号。
所述转鼓倒拖试验具体为:采用与转鼓试验相同的工况,进行转鼓倒托并测量车内噪声信号。
所述风洞试验具体为:在风洞内测量乘坐室风噪,所述风洞的风速与转鼓试验的工况相同。
所述车内噪声信号的测量方法具体为:通过布置于车内的声压传感器进行车内噪声信号的测量。
所述声压传感器的数量不少于4个,并均匀分布于车内乘坐室。
所述相同条件包括相同的车内噪声信号测量位置和试验工况。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拆除阻隔块的方法实现对比试验,与现有技术相比,大大节省了试验的时间和成本,实现简单且对比效果好,得到的结果精确程度高。
(2)通过热风枪对阻隔块进行加热拆除,拆除效果好且残留少,同时通过内窥镜时刻监测拆除情况,避免阻隔块拆除不完全的情况的发生。
(3)在阻隔块拆除前后分别进行两次试验,且两次试验保持相同的车内噪声信号测量位置和试验工况,严格控制了两次试验的变量,使得试验的对比结果较为准确。
(4)分别测量了车内的发动机噪声、路面噪声和风噪声,充分考虑了车内涉及到的多种噪声,使得对于车内噪声的影响分析更加全面,分析结果更加有说服力。
(5)转鼓试验的工况、转鼓倒拖试验的工况和风洞试验的风速均保持相同,进一步严格地控制了试验变量,增加了试验的准确性。
(6)通过布置于车内的不少于4个且均匀分布的声压传感器进行车内噪声的测量,既提高了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又因为采取声压传感器而节省成本,且便于实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方法流程图;
图2为升压传感器的布放位置示意图;
图3为拆除阻隔块前后转鼓试验120km/h工况左前声压传感器噪声三分之一倍频声压级对比图;
图4为拆除阻隔块前后转鼓倒拖试验120km/h工况左前声压传感器噪声三分之一倍频程声压级对比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同济大学,未经同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2973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