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蟾毒灵胶束纳米制剂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710028050.4 | 申请日: | 2017-01-1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95030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07 |
| 发明(设计)人: | 陈四保;哈兰德·帕勒;荆晶 | 申请(专利权)人: | 香港理工大学深圳研究院;昆士兰大学 |
| 主分类号: | A61K9/107 | 分类号: | A61K9/107;A61K31/585;A61K47/18;A61P35/00 |
| 代理公司: | 深圳中一专利商标事务所 44237 | 代理人: | 黄志云 |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高新技术***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蟾毒灵 胶束 纳米 制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蟾毒灵胶束纳米制剂,其特征在于,包括蟾毒灵、以及包裹所述蟾毒灵的脂化多肽胶束载体,且一分子的所述脂化多肽胶束载体包括一分子亲水单元和一分子与所述亲水单元相连的疏水单元,其中,所述亲水单元为不对称的树状多肽聚合物单元,所述疏水单元为脂质单元,且所述树状多肽聚合物单元的末端携带正电荷且含有赖氨酸的多肽聚合物,所述脂质单元为含有末端羟基的脂溶性基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蟾毒灵胶束纳米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蟾毒灵和所述脂化多肽胶束载体的摩尔比为1:(1.8-2.2)。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蟾毒灵胶束纳米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树状多肽聚合物单元为Gly-Lys-Lys-(Arg)2。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蟾毒灵胶束纳米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脂质单元为含有末端羟基的癸酸。
5.如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蟾毒灵胶束纳米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树状多肽聚合物单元为Gly-Lys-Lys-(Arg)2,所述脂质单元为含有末端羟基的癸酸,且所述癸酸与所述树状多肽聚合物单元中靠近甘氨酸的赖氨酸缩合,所述脂化多肽胶束载体的临界胶束浓度为105.38μmol/L。
6.如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蟾毒灵胶束纳米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蟾毒灵胶束纳米制剂为球形结构,且所述球形结构的平均粒径为45-50nm。
7.一种蟾毒灵胶束纳米制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制备脂化多肽Gly-Lys(R1)-Lys-(Arg)2,其中,所述R1为羧基与Lys的末端氨基缩合后的癸酸残基;
在所述脂化多肽中加入去离子水,得到脂化多肽胶束载体;
提供蟾毒灵,将所述蟾毒灵溶解在甲醇中,然后旋蒸完全除去甲醇,避光环境下,加入所述脂化多肽胶束载体,搅拌反应24-48小时,得到树脂状物-药物悬浮液;
将所述树脂状物-药物悬浮液通过0.2μm的过滤器过滤处理后,将滤液冻干处理,得到白色絮状粉末蟾毒灵胶束纳米制剂。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蟾毒灵胶束纳米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脂化多肽Gly-Lys(R1)-Lys-(Arg)2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提供Rink酰胺树脂,溶胀处理后用哌啶溶液脱保护,用DMF洗涤后,将Fmoc-Gly-OH偶联到rink酰胺树脂上,得到Rink-Gly-OH;
将Fmoc-Lys(Mtt)OH去保护,偶联到Rink-Gly-OH上,得到Rink-Gly-Lys(Mtt)-OH;
在Rink-Gly-Lys(Mtt)-OH上偶联脂质,得到Rink-Gly-Lys(R1)-OH;依次将Fmoc-Lys(Mtt)OH去保护、偶联,Fmoc-Arg(Pbf)-OH去保护、偶联,得到脂化多肽Gly-Lys(R1)-Lys-(Arg)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香港理工大学深圳研究院;昆士兰大学,未经香港理工大学深圳研究院;昆士兰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28050.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