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力电缆故障的精确定位辅助装置和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025128.7 | 申请日: | 2017-01-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41912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18 |
发明(设计)人: | 李牧;徐立;黄懿明;吴明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R31/08 | 分类号: | G01R31/08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0 | 代理人: | 张法高 |
地址: | 310058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力电缆 故障 精确 定位 辅助 装置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一种精确定位的辅助装置和方法。装置由双路压电声波传感单元、信号调理/差分单元,以及显示装置组成;压电声波传感单元包括玻璃纤维固态硅胶隔音复合材料制造的、上/下半圆环,上半圆环中安装薄金属片粘合压电陶瓷片构成的压电敏感元。辅助定位方法处在测距给出故障区间,声磁仪定点作业之间;包括故障电缆上相距1m安装双路压电声波传感器、采集电缆故障点放电的声波信号、定性判断声波方向并压缩故障区;差分处理故障点声波信号,克服了环境噪音和电缆电磁力振动噪声的共模干扰;基于二分法结合电缆長度均衡的准则分割故障区间,降低了定点作业量;发明立足现有技术与装备,便于推广。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电力电缆故障的定位技术范畴;特别是指立足现有电力电缆测距装备,借助市区电缆井设施和精确定位辅助装置,降低现有声磁仪定点作业量、即精确定位作业量的辅助装置和方法。
背景技术
2014年,我国的发电装机容量和发电量分别达13.6亿千瓦、54638亿千瓦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标志性行业创新成果亦层出不穷:发电和输电领域的100万千瓦超超临界发电机组和100万伏特高压输电,变电领域的无人值守变电站,配电领域的电力电缆普及。以二线城市X市为例,1981年12月环湖电力电缆取代架空明线拉开了电缆配电的序幕,俗称“上改下工程”;截止2014年12月,X市的10kV电力电缆线路总长8500km,占配电线路总里程的85.8%,而市区的电力电缆替代率已占98.2%。我国配电主要采用两种线路:架空明线和电力电缆。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持续推进,配电线路逐步从架空明线过渡到地下电缆。相对架空明线,电力电缆的优点是:地下敷设的电缆不占地面空间,而且同一地下电缆通道可容纳多回线路;市区电缆供电有利于市容,就高密度人口的城区而言、美化市容的意义巨大;外界环境对电力电缆的影响较小,供电可靠性高;电缆位于地下,人员的安全性较高;电力电缆的运维费用较低。统计表明,源由电力电缆材料和生产工艺的改良,电力电缆敷设工程的改进,电力电缆运行维护流程的改善;对比相同使用年限的10kV电力电缆故障率,后期较早期投运的电力电缆呈缓慢下降的态势。但是,从业者的感受却截然不同--电力电缆的故障数居高不下,呈不断上升的态势。两种貌似相悖的观点都对,区别在于比较的参照物不同。
X市敷设的10kV标准电力电缆長600m,考虑到运维之需,市区每隔20m左右设置一座电缆井;电缆和电缆接头的设计(理论)寿命分别为30~40、15~30年;但实际指标严重偏离理论值:电缆寿命降至15~30年、电缆接头仅5~10年。一方面,技术进步使电力电缆的可靠性得到某种程度的提高,即相同条件下的电力电缆故障率减小。另一方面,电力电缆敷设量逐年递增,导致电力电缆故障数往往不降反升(电力电缆故障数=电力电缆敷设量×电力电缆故障率)。我国的大规模“上改下工程”始于20世纪90年代前后,时间跨度≥20年;同时少量的“上改下工程”按需实施延续至今,并将继续推行。不难发现,早期敷设的电力电缆已经或正在步入使用寿命期的终点,故障率必然陡增;因此,业者面对不断增加、居高不下的电力电缆故障时,锚泊“亚力山大港”的感悟油然而生、挥之不去。2012~2014年,X市电力电缆故障的统计数据见下表。必须指出,X市非个案特例,我国大中城市电力电缆的现状大同小异、形势严峻!
2012~2014年X市的电力电缆故障统计数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未经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2512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医疗用注射玻璃瓶高效破碎装置
- 下一篇:一种医疗用玻璃瓶破碎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