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超结器件在审
申请号: | 201710020769.3 | 申请日: | 2017-01-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11189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24 |
发明(设计)人: | 杨尊松;王立新;肖超;宋李梅;孙博韬;陆江;罗小梦;罗家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1L29/06 | 分类号: | H01L29/06;H01L29/78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沛德权律师事务所11302 | 代理人: | 房德权 |
地址: | 100029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器件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半导体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超结器件。
背景技术
在功率半导体领域内,以垂直双扩散工艺形成的纵向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Metal Oxide Semiconductor Field Effect Transistor,MOSFET)称为VDMOSFET,简称VDMOS。如图1所示,VDMOS的耐压层由轻掺杂的外延漂移区组成,电场近似为梯形分布,电场所包围的面积为击穿电压(BV)。提高BV需要增加漂移区厚度以及减小的漂移区掺杂浓度,会导致导通电阻Ron变大,大大增加了功耗。BV与Ron存在制约关系,被称为硅极限。至从1980年VDMOS被发明以来,很多人都研究如何突破硅极限,一种是提出用宽禁带半导体来代替硅材料,另一种是对硅基VDMOS结构进行改进优化,其中最为成功的就是超结VDMOS,如图2所示,超结VDMOS耐压层由N柱P柱交替构成,基于电荷补偿原理,电场近似为矩形分布,使BV只依赖于漂移区厚度,而与其掺杂浓度无关。超结耐压层的掺杂浓度可比VDMOS高一个数量级,同等BV的Ron可比传统VDMOS小5-10倍,被誉为功率半导体器件发展史上里程碑式的结构。
但是,超结结构的引入大大增加了器件内部的PN结面积,使得器件的反向恢复特性变差,下面详细叙述超结器件反向恢复特性较差的原因。
功率VDMOS器件本身存在一个寄生的体二极管,当在外围电路应用出现反向偏压的情况,即源极(S端)接高电位,漏极(D端)接低电位,栅极(G端)接零电位时,这个寄生的二极管就会开始工作,通常把这种工作模式称为VDMOS的反向导通状态,其工作机理如图3所示,P-body/N-漂移区的电势差大于0.7V时,P-body向漂移区中发射空穴,此时衬底接低电位,空穴在电场作用下流向漏极。为了保持漂移区中的电中性,与此同时N+衬底也开始向漂移区中发射电子,空穴和电子在漂移区发生电导调制效应,使得漂移区中的电阻迅速下降,也即反向导通压降很低。这种工作模式与VDMOS在正向导通时由本质区别,由于既有空穴参与导电,又有电子参与导电,故将VDMOS反向导通称为双极导电模式。同理图4给出了超结VDMOS的方向导通电荷分布示意图。其反向导通电导机理与传统的VDMOS没有本质区别,也即相当于体内反并联一个二极管,但对NMOS器件,由于超结P柱的引入,在发生空穴注入时,发射效率会有所增强,也就是说超结器件反向导通时注入到N-Pillar即N柱区的空穴远多于传统VDMOS注入到N-漂移区的空穴。
VDMOS反向恢复过程实质是体二极管的关断过程,当二极管从反向导通状态向反向截止状态过渡时,需要首先释放存储在漂移区中的剩余载流子,这个过程需要一段时间称为放电时间也即反向恢复时间,在此期间电流反向流过二极管,如图5所示,空穴在漏极高压电场作用下,被排斥到P阱区,最后从源极处流出,电子在漏极高压电场作用下,被吸引到N+衬底,最后从漏极流出,这个过程直到漂移区中的空穴被抽取完全为止。
由于超结VDMOS反向导通时注入器件超结N柱中的空穴电子对远多于传统VDMOS,所以如图6所示,超结VDMOS在抽取过剩载流子的过程中会损耗更多能量,同时恢复时间也会降低。
也就是说,现有技术中的超结VDMOS,存在器件反向恢复耗时长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通过提供一种超结器件,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超结VDMOS,存在的器件反向恢复耗时长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超结器件,包括:
外延层,所述外延层中有超结结构,所述超结结构为交替设置的多根第一掺杂立柱和多根第二掺杂立柱,其中,所述第一掺杂立柱与所述第二掺杂立柱的掺杂类型不相同;
多个表面结构,所述表面结构包括:第一掺杂阱区和设置在所述第一掺杂阱区内的第二掺杂阱区,所述第一掺杂阱区与所述第二掺杂阱区的掺杂类型不相同;
隔离区,设置在所述超结结构的第一掺杂立柱与所述第一掺杂阱区之间,其中,所述第一掺杂立柱与所述第一掺杂阱区的掺杂类型相同,所述隔离区与所述第二掺杂立柱的掺杂类型相同。
可选的,所述超结器件为VDMOS器件。
可选的,所述VDMOS器件为NMOS器件;所述第一掺杂阱区为P阱区,所述第二掺杂阱区为N阱区,所述第一掺杂立柱为P型立柱,所述所述第二掺杂立柱为N型立柱,所述隔离区为N型掺杂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2076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