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BIM的高速铁路预制梁场的建模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018226.8 | 申请日: | 2017-01-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34092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07 |
发明(设计)人: | 伍军;汪清河;刘文兵;杨铭;黄景新;胡伟;孙中梁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四局集团第四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7/50 | 分类号: | G06F17/50;G06T17/05 |
代理公司: | 合肥天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34115 | 代理人: | 金凯 |
地址: | 230041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bim 高速铁路 预制 建模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铁路梁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BIM的高速铁路预制梁场的建模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对铁路预制梁场进行管理主要是依据二维图纸,利用人工对工程算量、材料计划等进行编算,存在计算量大、准确率低等问题,尤其是在临时建设时期,上述的这种方式无法满足场区合理布置以及临建工程中指导实际施工的需要,造成返工频繁以及建设费用增加的问题。而随着高速铁路预制梁场管理工厂化、标准化以及规范化的日益严格,这些问题也日益突出,亟待解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BIM的高速铁路预制梁场的建模方法,以解决现有的铁路预制梁场管理方式无法满足场区合理化布置的需要的问题。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提供一种基于BIM的高速铁路预制梁场的建模方法,该方法包括:
获取高速铁路预制梁场的三维地形地貌图;
基于二维设计图纸,确定高速铁路预制梁场各个功能区域的位置;
基于BIM,根据各个功能区域的位置和梁场的三维地形地貌图,绘制高速铁路预制梁场的三维模型。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存在以下技术效果:通过利用BIM技术,建立于设计图纸完全相符合的场区布置三维模型,很好的满足了场区布置合理的需要,降低了临建的返工率,极大的提高了施工效率,节省了建设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基于BIM的高速铁路预制梁场的建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步骤S3的细分步骤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图1至图2所示,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叙述。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基于BIM的高速铁路预制梁场的建模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至S3:
S1、获取高速铁路预制梁场的三维地形地貌图;
S2、基于二维设计图纸,确定高速铁路预制梁场各个功能区域的位置;
S3、基于BIM,根据各个功能区域的位置和梁场的三维地形地貌图,绘制高速铁路预制梁场的三维模型。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利用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Information Modeling,BIM)对原始二维设计图纸进行处理,得到铁路预制梁场的三维模型。
具体地,步骤S1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结合无人机航拍技术和GIS技术,获得高速铁路预制梁场的场地点云数据;
基于BIM技术,对梁场的场地点云数据进行处理后,导入建模平台以形成预制梁场的三维地形地貌图。
需要说明的是,因为在三维模型中需要确定两场建设时期的土方开挖梁和实际位置,因此需要确定预制梁场厂址的原始地形地貌。该处结合结合无人机航拍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s,GIS)获取预制梁场场地点云数据,提高了场地点云数据获取的准确性,进一步的保证了建立的预制梁场三维模型的准确性。
具体地,如图2所示,步骤S3具体包括如下细分步骤S31至S34:
S31、根据各个高速铁路预制梁场各个功能区域的模型设计图纸,基于BIM,按照1:1建立场区三维地形;
具体地,该处根据二维设计图纸来确定生活办公区、制梁区、存梁区、钢筋加工区、搅拌区以及运梁区等位置,然后在相应的位置上按照1:1比例建立场区三维地形。
S32、在场区三维地形中绘制参数化构件,并根据绘制的参数化构件绘制各个功能区域的模型构建;
具体地,在每个场区中绘制对应的构件,该构件带有属性参数,以便于后期管理。
S33、将构建出的各个功能区域的模型进行装配,得到高速铁路预制梁场的整体三维模型;
具体地,按照二维设计图纸,将各个区域的模型进行拼装,如果拼装的结果与二维设计图纸有差别,可以通过对各个区域的模型进行微调,以使拼装结果与二维设计图纸相符合。
S34、将高速铁路预制梁场的整体三维模型与所述的梁场的三维地形地貌图结合,绘制高速铁路预制梁场的三维模型。
具体地,将生成的三维模型导入到整体场区布置,然后按照相关原则进行装配,得到预制梁场的三维模型。
这里还需要说明的是,绘制各个功能区域的模型构建包括:
(1)生活办公区包括:办公活动板房(一层或者二层)、住宿板房、旗台、绿化区域、照明系统、排水系统、停车场、篮球场、洗浴室、食堂等相关设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四局集团第四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铁四局集团第四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1822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