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谷物联合收获机自动高位卸粮装置及联合收割机在审
申请号: | 201710011771.4 | 申请日: | 2017-01-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17489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31 |
发明(设计)人: | 时进才;魏本同;徐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瑞创通用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D41/12 | 分类号: | A01D41/12;A01D4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京大律师事务所11321 | 代理人: | 刘向辉,王凝 |
地址: | 475000***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谷物 联合 收获 自动 高位 装置 联合收割机 | ||
1.一种谷物联合收获机自动高位卸粮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绞龙(18)、四通连接座(3)、竖绞龙传动箱(19)、竖绞龙(5)和竖绞龙壳(4)、横绞龙壳(8)和横绞龙(9)、出粮口(10);其中,
四通连接座(3)设置在联合收割机的粮箱出口;第一绞龙(18)设置在联合收割机粮箱的底部,其一端设置在粮箱内部,另一端通过设置在四通连接座(3)内的竖绞龙传动箱(19)与竖绞龙(5)的下端连接;竖绞龙(5)的上端与横绞龙(9)的左端可转动地连接;
竖绞龙壳(4)为以竖绞龙(5)轴线为中心、围护竖搅龙(5)的壳体;竖搅龙(5)与纵向竖直面之间的夹角为5°-20°;
横搅龙壳(8)为以横绞龙(9)轴线为中心、围护横搅龙(9)的壳体,横绞龙壳(8)的左端与竖绞龙壳(4)的上端可转动地连接,横绞龙壳(8)右端的下侧设置有出粮口(10)。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谷物联合收获机自动高位卸粮装置,其特征在于,竖绞龙(5)为双叶片绞龙,且竖绞龙(5)的螺距与横绞龙(9)的螺距相等。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谷物联合收获机自动高位卸粮装置,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传动箱(7);传动箱(7)包括:传动箱壳体(71),以及设置在传动箱壳体(71)内的第一联接轴(72)和第二联接轴(73);传动箱壳体(71)的下端与竖绞龙壳(4)的上端可转动地连接,传动箱壳体(71)的右端与横绞龙壳(8)的左端可转动地连接;第一联接轴(72)的下端与竖绞龙(5)的上端连接,第一联接轴(72)与竖绞龙(5)同轴、且能相对竖绞龙(5)的轴线转动,第一联接轴(72)的上端与第二联接轴(73)的左端连接,第二联接轴(73)的右端与横绞龙(9)的左端连接、且与横绞龙(9)同轴;第一联接轴(72)和第二联接轴(73)之间的夹角不小于100°。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谷物联合收获机自动高位卸粮装置,其特征在于,竖绞龙(5)和纵向竖直面(100)的夹角与出粮口(10)的中性面和横向竖直面(200)的夹角相等;其中,出粮口(10)的中性面是指与横绞龙(9)的轴线平行的出粮口(10)的对称面。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谷物联合收获机自动高位卸粮装置,其特征在于,竖绞龙(5)和纵向竖直面(100)的夹角为10°。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谷物联合收获机自动高位卸粮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联接轴(72)为六棱轴,竖绞龙(5)的上端设置有六边形腔体,所述六棱轴与所述六边形腔体形状配合;和/或,
第二联接轴(73)为六棱轴为六棱轴,横绞龙(9)的左端设置有六边形腔体,所述六棱轴与所述六边形腔体形状配合。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谷物联合收获机自动高位卸粮装置,其特征在于,传动箱壳体(71)上设置有润滑油道和油口,油口上装有润滑油嘴(6)。
8.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谷物联合收获机自动高位卸粮装置,其特征在于,传动箱壳体(71)上设置有位置调整组件(11),用于调整传动箱(7)绕竖绞龙壳(4)的轴线转动。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谷物联合收获机自动高位卸粮装置,其特征在于,位置调整组件(11)采用机械式手柄或电气式继电器控制传动箱(7)绕竖绞龙壳(4)的轴线转动。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谷物联合收获机自动高位卸粮装置,其特征在于,四通连接座(3)的前通口(31)的端面安装在粮箱侧壁上,后通口(32)安装有支撑第一绞龙(18)左端的轴承座,下通口(33)与竖绞龙传动箱(19)装配在一起,上通口(34)的端面与竖绞龙壳体(4)的端面装配在一起;
四通连接座(3)的前通口(31)和后通口(32)与第一绞龙(18)的轴线同轴,上通口(34)和下通口(33)与竖绞龙(5)的轴线同轴。
11.采用如权利要求1-10任一所述的谷物联合收获机自动高位卸粮装置的联合收割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瑞创通用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未经河南瑞创通用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11771.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