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沉积物采样器在审
申请号: | 201710011056.0 | 申请日: | 2017-01-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06368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24 |
发明(设计)人: | 陈堂禄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海问科技服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1/12 | 分类号: | G01N1/12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71 | 代理人: | 郭俊霞 |
地址: | 310000 浙江省杭州市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沉积物 采样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采样器技术领域,具体地来说,是一种沉积物采样器。
背景技术
沉积物是指为任何可以由流体流动所移动的微粒,并最终成为在水或其他液体底下的一层固体微粒。沉积物是一种重要的水体底质,需要对其进行采集与分析。
目前的沉积物采样器主要包括通用柱状采样器与自返式采样器。通用柱状采样器需要采用绞车布放,采样深度受缆绳长度限制,单次采样作业时间较长、成本较高。自返式采样器多采用着底点燃炸药产生气体充满气球而实现返回,其形式危险、携带操作都很不方便,也不符合环保作业的要求。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沉积物采样器,以安全环保的方式实现自返式采样。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沉积物采样器,包括浮力发生装置、配重装置、抓取装置及用于连接所述配重装置与所述抓取装置的杠杆机构:
所述浮力发生装置用于在流体中发生浮力,并以柔性绳与所述杠杆机构的支点部连接;
所述杠杆机构包括所述支点部与铰接于所述支点部的杠杆,所述杠杆由所述支点部而分为第一杆段与第二杆段;
所述配重装置设于所述第一杆段,并可自所述第一杆段上滑落;
所述抓取装置铰接于所述第二杆段,用于抓取沉积物;
所述配重装置相对于所述支点部的转矩小于所述抓取装置相对于所述支点部的转矩;
所述浮力发生装置的浮力小于所述沉积物采样器的重力,并大于所述配重装置滑落后所述沉积物采样器剩余部分的重力。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浮力发生装置包括第一浮球与第二浮球,所述第二浮球两端分别通过所述柔性绳与所述第一浮球及所述支点部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浮球的重心位于以所述第一浮球与所述第二浮球的连接端为顶点的半球内。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浮球去除所述半球后剩余的另端半球的顶部设有识别标志物。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支点部包括与所述杠杆铰接的支点基体及用于连接所述支点基体与所述柔性绳的卸扣。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支点基体包括位于所述支点基体顶部的顶部连接轴及通过所述顶部连接轴连接的第一支点板与第二支点板,所述顶部连接轴连接于所述卸扣内;
所述第一支点板与所述第二支点板之间设有第一限位部、第二限位部及与所述杠杆铰接的支点轴;
所述第一限位部与所述第二限位部用于限制所述杠杆沿所述抓取装置的重力方向的旋转运动。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支点板与所述第二支点板之间还设有用于限制杠杆沿抓取装置的重力方向的反向旋转的可插拔安全销。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配重装置包括配重块及设于所述配重块顶部的滑轮。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抓取装置包括抓斗及铰接于所述第二杆段的提手:
所述抓斗包括抓斗本体,所述抓斗本体为首尾相接的环形体,所述环形体内壁下部设有与所述环形体铰接的对开门;
所述提手设于所述抓斗本体顶部,所述抓斗本体上设有用于阻止所述对开门向远离所述提手的一侧打开的限位块。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柔性绳为凯夫拉绳。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浮力发生装置、配重装置、抓取装置及用于连接配重装置与抓取装置的杠杆机构,利用重力的变化而实现沉积物采样器的下潜采样与上浮回收,通过调节各部的重量配比即可适用于各种海深,提供了一种安全环保、采样成功率高的沉积物采样器。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的沉积物采样器的整体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的沉积物采样器的第一局部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的沉积物采样器的第二局部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的沉积物采样器的第三局部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的沉积物采样器的第一局部剖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海问科技服务有限公司,未经杭州海问科技服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1105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