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微型气压动力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710006971.0 | 申请日: | 2017-01-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7819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13 |
发明(设计)人: | 陈世昌;廖家淯;程政玮;韩永隆;黄启峰;蔡长谚 | 申请(专利权)人: | 研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B45/047 | 分类号: | F04B45/047;F04B39/10;H02N2/02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喻学兵 |
地址: | 中国台湾新竹市***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压电致动器 阀门片 集气板 动力装置 控制装置 微型阀门 微型流体 微型气压 依序堆叠 出口板 共振片 进气板 密封 传输 第二表面 第一表面 第一腔室 间隙形成 密封胶体 粘贴区域 封胶 卸压 振片 组设 室内 驱动 | ||
一种微型气压动力装置,包括:微型流体控制装置,包括依序堆叠设置:进气板;一共振片、压电致动器,集气板其中该共振片与该压电致动器之间具有一间隙形成第一腔室,压电致动器受驱动时,气体由该进气板进入,流经该共振片,以进入该第一腔室内再传输,微型阀门装置,包括一阀门片及一出口板依序堆叠组设于该集气板上,且该出口板面积小于该集气板面积,以密封胶体涂于密封该封胶空间及完全密封该阀门片周缘,而该阀门片于第一表面及该第二表面上设有粘贴区域,气体自该微型流体控制装置传输至该微型阀门装置内,俾进行集压或卸压作业。
【技术领域】
本案是关于一种气压动力装置,尤指一种微型超薄且静音的微型气压动力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于各领域中无论是医药、电脑科技、打印、能源等工业,产品均朝精致化及微小化方向发展,其中微帮浦、喷雾器、喷墨头、工业打印装置等产品所包含的流体输送结构为其关键技术,是以,如何借创新结构突破其技术瓶颈,为发展的重要内容。
举例来说,于医药产业中,许多需要采用气压动力驱动的仪器或设备,通常采以传统马达及气压阀来达成其气体输送的目的。然而,受限于此等传统马达以及气体阀的体积限制,使得此类的仪器设备难以缩小其整体装置的体积,即难以实现薄型化的目标,更无法使的达成可携式的目的。此外,传统马达及气体阀于作动时亦会产生噪音的问题,导致使用上的不便利及不舒适。
如图8所示,其为已知的微型气压动力装置2,由微型流体控制装置2A以及微型阀门装置2B所组合而成,其中微型流体控制装置2A具有壳体2a、压电致动器23、绝缘片241、242及导电片25等结构,壳体2a包含集气板26及底座20,底座20则包含进气板21及共振片22,压电致动器23是对应于共振片22而设置,并使进气板21、共振片22、压电致动器23、绝缘片241、导电片25、另一绝缘片242、集气板26等依序堆叠设置,而微型阀门装置1B包括一阀门片27及一出口板28,微型阀门装置2B的阀门片27及出口板28依序堆叠设置定位于微型流体控制装置2A的集气板26上,再于微型阀门装置2B的阀门片27涂部密封胶体29予以防漏密封而形成一种结构简单薄型的微型气压动力装置2。
上述微型气压动力装置2结构,虽能实施于仪器或设备,达到体积小、微型化且静音,进而达成轻便舒适的可携式目的,然阀门片27以粘贴组设定位于出口板28与集气板26之间,虽在阀门片17四周有涂部密封胶体29实施粘固定位及防漏密封的作用,但在长期振动作用的使用状态下,其贴合气密会遭受破坏造成贴合气密性不足,进而影响微型气压动力装置2的工作特性及流速,而且如此结构于出口板28与集气板26之间的空间小,亦不易于密封胶体29的上胶涂布。
因此,如何发展一种可改善上述已知技术缺失,且能在长期使用下维持微型气压动力装置的一定工作特性及流速,实为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案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用于可携式或穿戴式仪器或设备中的微型气压动力装置,借由微型阀门装置的出口板面积小于微型流体控制装置的集气板面积,以增加封胶空间及达成更容易上胶保持更佳的密封特性,以及阀门片的第一表面及第二表面上可使用双面胶粘贴让贴合面积更能贴附于微型流体控制装置与微型阀门装置之间达到更佳气密封闭性,以解决阀门片组装后气密性不足的缺失。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研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研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0697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流体控制装置
- 下一篇:一种净水器增压泵的控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