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中频磁屏蔽硅钢的生产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006588.5 | 申请日: | 2017-01-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77423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31 |
发明(设计)人: | 张智义;李亚东;高振宇;陈春梅;胡洪旭;张仁波;刘文鹏;李文权 | 申请(专利权)人: |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C33/04 | 分类号: | C22C33/04;B22D11/103;C21D8/12;C22C38/02;C22C38/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14021 ***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中频 屏蔽 硅钢 生产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中频磁屏蔽硅钢的生产方法,包括冶炼-连铸-热轧-酸洗-冷轧-退火-涂层-性能检验-包装,冶炼:将钢水冶炼至硅含量为2.0%~3.5%,其它元素成分冶炼至目标成分;连铸:钢水过热度20~60℃,连铸结晶器内设置投料装置,向投料装置内部钢水加入钢粒,加入的钢粒需预热至400℃以上,钢粒硅的质量百分含量高于目标成分硅的质量百分含量0.5%~2.0%,其它元素成分与目标元素成分相同且钢粒粒度为1.0~5.0mm;钢粒以融熔状态或半固态存在铸坯中;退火:退火温度600~1000℃,保温时间10~400min。应用本发明采用低硅电工钢保护高硅电工钢热轧加热氧化,提高成材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金属材料领域,尤其涉及电工钢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硅钢铁损主要包括涡流损耗和磁滞损耗,钢的电阻率随着硅含量的增加而增加,产生的涡流电流减少,从而涡流损耗降低。磁滞损耗主要与钢的晶粒尺寸与取向有关,是由磁畴磁化过程磁致伸缩造成的。1928年舒尔茨发现,当硅含量为6.5%时,磁致伸缩近似为零。所以铁损更低。高硅钢具有较好的磁性能,钢的强度和硬度随含量增加而增加,但随硅含量超过4.5%后,随硅含量的增加强度和硬度迅速降低,延伸率达到5%以上时几乎为零,难以冷轧。
1977年成田贤仁等研究加入镍、铝和锰使钢的脆性降低,经600~700度退火后,可以实现冷轧。但高硅钢热轧板坯加热氧化严重和冷轧脆性还是没有解决不能批量生产。
1993年日本钢管公司采用化学气相沉积快速渗硅法生产高硅钢,可以生产出最大宽度为400mm钢卷,但受生产效率所限,批量供货困难。且生产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问题和不足而提供一种中频磁屏蔽硅钢的生产方法,铁损性能较常规产品性能更优。
本发明适用于高硅电工钢的生产,所适用的高硅电工钢成分按重量百分比计如下:C<0.010%,Si:4.5%~7.0%,Als≤0.3%,Mn:0.10%~0.60%,P≤0.02%,S≤0.02%,N≤0.0050%,其余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元素。
一种中频磁屏蔽硅钢的生产方法,包括冶炼-连铸-热轧-酸洗-冷轧-退火-涂层-性能检验-包装,
(1)冶炼:将钢水冶炼至硅含量为2.0%~3.5%,其它元素成分冶炼至目标成分;
(2)连铸:钢水过热度20~60℃,连铸结晶器内设置一个投料装置,所述投料装置一端开口且开口向下,投料装置内部为空腔,所述投料装置悬置在钢液中,投料装置外壁与结晶器之间形成均匀的5mm~30mm的间隙,所述投料装置内壁下部开口大于投料装置内壁上部开口,使钢水顺畅流动;所述投料装置顶部设有投料口和通气管;投料装置内充入惰性气体,控制投料装置内外面液面差,使内部液面较外部液面低小于30mm;向投料装置内部钢水加入钢粒,所述加入的钢粒需预热至400℃以上,所述钢粒硅的质量百分含量高于目标成分硅的质量百分含量0.5%~2.0%,其它元素成分与目标元素成分相同且钢粒粒度为1.0~5.0mm;钢粒以融熔或半固态存在铸坯中;
钢水过热度20~60℃较高的连铸过热度,有利于钢粒熔化;加入粒度钢粒粒度为1.0~5.0mm,较小的高硅钢粒增大了铁芯与钢坯的接触面积,可以增加硅的扩散速度;
(3)热轧:热轧加热温度1100~1280℃,初轧至20~45mm后进入精轧机组轧制至0.8~2.8mm后卷取。精轧开轧温度950~1100℃,终轧温度控制在750~900℃,卷取温度700~780℃;利用板坯1100~1280℃温度加热,使钢坯中的高硅钢粒成分向低坯扩散,钢坯加热兼备扩散退火的作用。加热温度太低不能达到硅的扩散作用。如果加热温度太高,钢中的有害元素会大量固溶于钢中,对成品性能不利。采用750~900℃的终轧温度和700~780℃的卷取温度,可以促进热轧板再结晶降低热轧板变形晶粒数量。尽量减小热轧板厚度,降低冷轧压下率,提高成品再结晶晶粒尺寸。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鞍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鞍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0658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汽车车桥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高效率的低合金钢制备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