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海芦笋中总黄酮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006336.2 | 申请日: | 2017-01-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27765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8 |
发明(设计)人: | 张朝辉;段筱杉;应锐;赵腾飞;刘奥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海洋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K36/185 | 分类号: | A61K36/185;A61P39/06;A61K8/9789;A61Q19/00;A23L33/105 |
代理公司: | 青岛海昊知识产权事务所有限公司 37201 | 代理人: | 孙洪叶 |
地址: | 266003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芦笋 黄酮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较高纯度的海芦笋总黄酮的制备方法。本方法以海芦笋为原料,经干燥粉碎后采用乙醇溶液在一定温度下提取、浓缩后,利用聚酰胺树脂与大孔树脂,对海芦笋黄酮进行三次联合纯化,再经浓缩、低温干燥得到海芦笋总黄酮产品。本发明制备海芦笋总黄酮的步骤简单,原料和提取材料易得价廉,得率较高,适用于工业大量制备。本发明制备的产品呈淡黄色,纯度较高,易溶于水,可用于功能性食品、食品添加剂、化妆品等多个领域,为海芦笋的高值化利用提供了新思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黄酮类化合物,特别是涉及一种从海芦笋中总黄酮的提取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海芦笋是藜科盐角草属的、无叶、茎枝肉质化的盐生植物,在我国沿海地区有广泛分布。作为碱性作物,海芦笋可利用天然海水灌溉且不易患病生虫,是具有较好发展前景的一种新型、绿色、无公害的海水蔬菜。海芦笋不仅含有普通蔬菜所含的氨基酸、维生素、膳食纤维等各类营养成分,而且具有多种生物活性成分。因此,海芦笋除了可作为蔬菜还具有较高的保健价值以及药用价值。其中,黄酮类化合物作为重要的植物次生代谢产物,是海芦笋中含有的一类重要抗氧化活性物质。已有的研究表明,黄酮类物质具有抗氧化、抗疲劳、抗衰老、保护肝脏等多种多样的生物活性,临床应用广泛,是有效的抗氧化剂、金属螯合剂、自由基清除剂等。因此,海芦笋中的黄酮类化合物在食品添加剂、保健食品、化妆品等多个领域具有良好前景。
目前关于从海芦笋中制备黄酮类化合物的方法分为两个方面,一是粗黄酮的提取方法,主要包括乙醇浸提法以及微波辅助浸提法,通过这两种方法得到的黄酮粗品,纯度较低,无法满足黄酮在各方面应用的要求;二是粗黄酮的分离纯化方法,包括硅胶柱层析、凝胶柱层析、液液萃取等,这些方法适用于实验室但都不便应用于工业化生产的,传统上黄酮工业纯化方法一般选用大孔吸附树脂纯化法,大孔树脂对黄酮类化合物的吸附主要是物理吸附,根据其表面的空穴结构及极性不同吸附目标产物,而聚酰胺树脂作为由酰胺聚合而成的一类高分子物质,其黄酮类化合物的吸附机理为“氢键吸附”其选择性与强度要强于物理吸附,是一种黄酮的理想吸附剂,其分子中既含有酰胺基,又含有非极性的脂肪链,因而具有良好的亲水性与亲脂性。黄酮类化合物所含有的酚羟基可以与聚酰胺中的酰胺基作用形成氢键,因此对黄酮具有较强的吸附性能,而且聚酰胺树脂可再生后多次使用,但目前对此方法应用于海芦笋黄酮纯化的研究鲜有报道。
因此本发明以聚酰胺树脂与大孔树脂对海芦笋黄酮进行联合纯化,根据吸附性能的不同对海芦笋黄酮进行选择性吸附后,再根据洗脱剂浓度的区别控制洗脱剂极性,从而控制所得产物,以此得到具有较高纯度、适用于多种要求的海芦笋总黄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从海芦笋中总黄酮的制备方法,实现低成本大量制备具有较高纯度的海芦笋总黄酮,从而弥补现有技术的空白与不足。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具体技术方案为:
一种海芦笋中总黄酮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首先清洗海芦笋,烘干、粉碎并过筛,然后加入乙醇溶液中进行搅拌浸提;浸提结束后,将浸提液离心取上清液;并将残渣再次加入乙醇溶液浸提,浸提后离心取上清;
2)将步骤1)中得到的上清液合并后进行减压蒸发,除尽乙醇得到海芦笋总黄酮的粗品溶液;
3)聚酰胺树脂的活化预处理;
4)预处理过的聚酰胺树脂按1:5~1:8的径高比湿法装柱后,将步骤2)制备的粗黄酮溶液过聚酰胺树脂柱进行吸附,上样结束后,静置,使黄酮与聚酰胺树脂充分接触后,先用3~5个柱体积的蒸馏水对聚酰胺树脂柱进行洗脱,除去残留在柱上的多糖等水溶性杂质后,再通过乙醇溶液进行洗脱;
5)将洗脱液浓缩后,再按步骤4)进行吸附洗脱,最后将洗脱液浓缩、离心取上清后,水洗沉淀超声波促溶再次离心取上清合并、低温干燥后得到纯度较高的海芦笋总黄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海洋大学,未经中国海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0633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生物电阻测量的仿生假肢
- 下一篇:一种带热疗功能的结直肠支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