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淡水鱼抗氧化物活性肽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005989.9 | 申请日: | 2017-01-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01875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23 |
发明(设计)人: | 夏文水;张晓维;姜启兴;许艳顺;于沛沛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P21/06 | 分类号: | C12P21/06;C07K1/34 |
代理公司: | 南京禹为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272 | 代理人: | 王晓东 |
地址: | 214122 江苏省无锡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淡水鱼 氧化物 活性 制备 方法 | ||
一种淡水鱼抗氧化物活性肽的制备方法,包括,将淡水鱼鱼糜与NaCl溶液混合,均质搅拌离心后取沉淀,加入CaCl2和柠檬酸混合液,均质搅拌离心后取沉淀冻干,得到预处理后的鱼糜;对预处理后的鱼糜进行碱性蛋白酶酶解、胃蛋白酶酶解、胰蛋白酶和糜蛋白酶酶解,离心收集上清液冻干,得到鱼蛋白酶解物;将制得的蛋白酶解物溶解于水,逐级过滤膜,将透过液冻干,得到淡水鱼抗氧化物活性肽。本发明淡水鱼蛋白酶解物和抗氧化肽是以天然产物为原料,所得产品安全、无毒、无腥味和泥土味,溶解性好,能被人体吸收利用且感官品质优良,能广泛应用于功能食品中。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水产食品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淡水鱼抗氧化物活性肽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体内自由基代谢失衡累积过多的自由基,引起机体氧化应激,导致机体组织和细胞的氧化损伤,诱发各种慢性疾病。抗氧化剂通过清除自由基、调节机体内各类抗氧化物质的功能活性,调整和改善人体生理功能,从而达到预防和治疗慢性疾病的目的。商用抗氧化剂多是合成化合物,如BHT、BHA,虽抗氧化效果良好,但长期使用对人体肝、脾等具有不利影响,其应用受到极大的限制。因此逐步转向关注从各种动植物中分离天然抗氧化剂,其需求日益高涨。食品蛋白源抗氧化肽是非酶类自由基清除剂,具有低毒、高效、易吸收等特点,在食品、制药和化妆品行业中具有极大的利用价值和广泛的应用前景。随着肽转运载体(Peptide transporter 1,PepT 1)的发现及多肽吸收转运机制的深入研究,表明小分子活性肽才可被人体小肠上皮细胞吸收利用。
我国是淡水渔业大国,养殖产量位居全球榜首。淡水鱼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是优质的蛋白质资源。目前对于鱼蛋白加工利用,已采用化学法和酶法制备水解物。化学法用酸和碱处理鱼蛋白,得到的水解物感官和功能活性都不理想。而酶法制备的水解物具有良好的功能活性而备受关注。但现有的酶法生产的鱼蛋白水解物,由于原料中存在促氧化剂如肌红蛋白,以及磷脂膜中的不稳定脂质成分,影响水解效率且易导致活性肽被氧化而失活的问题;且水解物多为长链多肽,不能被肽转运载体(PepT 1)识别和转运吸收,难以在体内发挥抗氧化功能。
发明内容
本部分的目的在于概述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以及简要介绍一些较佳实施例。在本部分以及本申请的说明书摘要和发明名称中可能会做些简化或省略以避免使本部分、说明书摘要和发明名称的目的模糊,而这种简化或省略不能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鉴于上述和/或现有的制备淡水鱼抗氧化活性多肽的技术空白,提出了本发明。
因此,本发明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抗氧化活性高的淡水鱼抗氧化活性多肽的制备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淡水鱼抗氧化物活性肽的制备方法,包括,预处理,将淡水鱼鱼糜与NaCl溶液混合,均质搅拌离心后取沉淀,加入CaCl2和柠檬酸混合液,均质搅拌离心后取沉淀冻干,得到预处理后的鱼糜;制备鱼蛋白酶解物,对预处理后的鱼糜进行碱性蛋白酶酶解、胃蛋白酶酶解、胰蛋白酶和糜蛋白酶酶解,离心收集上清液冻干,得到鱼蛋白酶解物;制备抗氧化物活性肽,将制得的蛋白酶解物溶解于水,逐级过滤膜,将透过液冻干,得到淡水鱼抗氧化物活性肽。
作为本发明所述淡水鱼抗氧化物活性肽的制备方法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NaCl溶液质量浓度0.2%~1.0%,其添加质量为鱼糜质量的2~5倍。
作为本发明所述淡水鱼抗氧化物活性肽的制备方法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CaCl2和柠檬酸混合液包括5~10mmol/L CaCl2和1~10mmol/L柠檬酸溶液,其添加量为鱼糜质量的2~5倍。
作为本发明所述淡水鱼抗氧化物活性肽的制备方法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均质搅拌离心,其是在10000~13000rpm下均质1~3min,以200~1000rpm搅拌30~60min,在4000~10000×g下离心10~15min。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南大学,未经江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0598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旋转扳手螺钉固定机构
- 下一篇:一种蛋白盐的高效清洁生产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