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火花塞的视觉检测机有效
申请号: | 201710002638.2 | 申请日: | 2017-01-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71803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28 |
发明(设计)人: | 邓君;徐红娇;何楚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理工学院 |
主分类号: | G01B11/14 | 分类号: | G01B11/14;G01N21/88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千纳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18 | 代理人: | 易朝晖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火花塞 视觉 检测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火花塞的视觉检测机,它包括设置在工位台上的机架,机架内设置有配电控制箱,机架上设置有检测装置,检测装置包括设置在机架上的检测座,检测座上设置有与产品配合的检测载具,检测载具为板状,中部开设有与火花塞螺杆配合的开口槽,检测座的侧部设置有与检测载具上的产品配合的CCD检测器,工作台上设置有与产品配合的送料机械手,且送料机械手与工作台上的产品放置架、合格品盒及不合格品盒配合,CCD检测器和送料机械手连接到配电控制箱;本发明能够消除人为因素的影响,实现电极间隙的精准检测,同时还能对其绝缘部分和连接部分进行精准的拍摄检测,避免其存在漏电的缺陷,实现全方位检测,进而提高检测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零部件的加工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火花塞的视觉检测机。
背景技术
火花塞是汽油机点火系统中将高压电流引入气缸产生电火花,以点燃可燃混合气体的部件。主要由接线螺母、绝缘体、接线螺杆、中心电极、侧电极以及外壳组成,侧电极焊接在外壳上。
火花塞在生产加工完成之后,要经过最后的检验,然而传统的方法是靠人工目测的方式对火花塞电极间隙和外部裂痕等进行检测,或者是利用塞尺对火花塞的电机间隙进行检测,但是现有的这些检测大多都会受到人为因素的影响,导致电极间隙检测结果不是很精确,同时无法检测出绝缘部分上的细小不明显的裂痕,进而会影响到后续在发动机内的点火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火花塞的视觉检测机,设置有与火花塞配合的检测载具,并且通过CCD检测器对火花塞进行机械视觉检测,能够消除人为因素的影响,实现电极间隙的精准检测,同时还能对其绝缘部分和连接部分进行精准的拍摄检测,避免其存在漏电的缺陷,实现全方位检测,进而提高检测的效果。
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火花塞的视觉检测机,它包括设置在工作台(1)上的机架(2),所述的机架(2)内设置有配电控制箱(3),所述的机架(2)上设置有检测装置(5),所述的检测装置(5)包括设置在机架(2)上的检测座(22),所述的检测座(22)上设置有与产品配合的检测载具(23),所述的检测载具(23)为板状,中部开设有与火花塞螺杆配合的开口槽,所述的检测座(22)的侧部设置有与检测载具(23)上的产品配合的CCD检测器(24),所述的工作台(1)上设置有与产品配合的送料机械手,且送料机械手与工作台(1)上的产品放置架(8)、合格品盒(9)及不合格品盒(10)配合,所述的CCD检测器(24)和送料机械手连接到配电控制箱(3)。
进一步的,所述的检测座(22)位于检测载具(23)的左右侧设置有与检测载具(23)上的产品配合的检测放料位置感应器(25),所述的送料机械手为万向机械手(7),所述的检测放料位置感应器(25)和万向机械手(7)连接到配电控制箱(3)。
进一步的,所述的检测载具(23)的后侧设置有与开口槽中心在同一直线上的检测后部夹块(30),所述的检测后部夹块(30)连接有后部夹块推进装置,所述的检测载具(23)的前部设置有两组均与检测后部夹块(30)成120度夹角且对称的检测前部夹块(29),且检测前部夹块(29)和检测后部夹块(30)与火花塞配合的部位均为弧面,所述的后部夹块推进装置连接到配电控制箱(3)。
进一步的,所述的后部夹块推进装置包括与检测后部夹块(30)连接的后部夹块推进块(31),所述的后部夹块推进块(31)与检测座(22)上设置的后部夹块推进气缸(32)配合,且后部夹块推进块(31)的上部与检测座(22)上设置的后部夹块推进滑槽(33)配合,所述的检测座(22)上设置有与后部夹块推进块(31)配合的后部夹块推进感应器(34),所述的后部夹块推进气缸(32)和后部夹块推进感应器(34)连接到配电控制箱(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理工学院,未经东莞理工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0263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