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动助力转向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80089931.0 | 申请日: | 2016-10-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4370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6 |
发明(设计)人: | 永岛友彦;森昭彦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2D5/04 | 分类号: | B62D5/04;H02K11/33;H02P25/16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陈力奕;胡秋瑾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动 助力 转向 装置 | ||
1.一种电动助力转向装置,包括:
电动机,该电动机基于车辆驾驶员所产生的转向转矩来产生辅助转矩;控制单元,该控制单元对所述电动机进行控制;以及电源用连接器,该电源用连接器与搭载于所述车辆的电池相连接,向所述控制单元和所述电动机提供电源,所述电动助力转向装置的特征在于,
所述电动机包括由实质上为相同结构的第1电枢绕组和第2电枢绕组构成的两组电枢绕组,
所述控制单元由实质上为相同结构的两组控制单元构成,该两组控制单元由构成为能独立地控制所述第1电枢绕组的第1控制单元、以及构成为能独立地控制所述第2电枢绕组的第2控制单元所构成,
所述第1控制单元与所述第2控制单元分别包括:
电源继电器,该电源继电器构成为能对电源进行开关;
滤波器,该滤波器与所述电源继电器相连接;
输入电路,该输入电路输入有来自传感器的信息;
驱动电路,该驱动电路产生驱动所述电动机的驱动信号;
逆变器电路,该逆变器电路由所述驱动信号来控制;以及
控制电路部,该控制电路部具备基于输入至所述输入电路的所述信息来将用于控制所述电动机的指令信号输出给所述驱动电路的CPU,
所述电源用连接器由单一的连接器构成,
所述电源用连接器的端子中至少与所述电池的正极侧相连接的电源系统在所述端子的附近分岔为两条线路,
所述分岔得到的两条线路分别进一步再次分岔为2条线路,
所述第1控制单元中的所述电源继电器、所述滤波器及所述逆变器电路将所述电源继电器设置在所述电源系统的上游侧,所述第1控制单元中的所述电源继电器、所述滤波器及所述逆变器电路依次连接至从所述分岔得到的两条线路中的一条线路再次分岔出的一条线路,
从所述分岔得到的两条线路中的一条线路再次分岔出的另一条线路至少与监视所述第1控制单元中的电源系统的第1检测电路相连接,
所述第2控制单元中的所述电源继电器、所述滤波器及所述逆变器电路将所述电源继电器设置在所述电源系统的上游侧,所述第2控制单元中的所述电源继电器、所述滤波器及所述逆变器电路依次连接至从所述分岔得到的两条线路中的另一条线路再次分岔出的一条线路,
从所述分岔得到的两条线路中的另一条线路再次分岔出的另一条线路至少与监视所述第2控制单元中的电源系统的第1检测电路相连接,
所述第1控制单元中的所述电源继电器和所述滤波器、与所述第2控制单元中的所述电源继电器和所述滤波器具备实质上相同的结构,并且相对于所述电源用连接器的所述端子实质上对称地进行配置,
所述第1控制单元中的所述再次分岔得到的2条线路与所述第2控制单元中的所述再次分岔得到的2条线路相对于所述电源用连接器的所述端子所述实质上对称地进行配置,
所述第1控制单元中的所述第1检测电路与所述第2控制单元中的所述第1检测电路具备实质上相同的结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助力转向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动机与所述控制单元呈同轴状地进行配置,
所述电源用连接器配置于所述控制单元的轴向的端部,
所述电源继电器、所述滤波器及所述第1检测电路与所述电源用连接器相邻地配置于所述控制单元的所述轴向的端部,
所述输入电路、所述驱动电路、所述逆变器电路及具备所述CPU的控制电路部中的至少一个与所述电源继电器、所述滤波器及所述第1检测电路相比在更靠电动机侧配置于所述控制单元。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助力转向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单元的所述第1检测电路至少具备检测所述电源系统的过电流的功能,构成为在流过规定值以上的电流时判断为所述CPU发生异常,并切断被判断为所述异常的所述CPU所属的所述电源系统。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动助力转向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单元的所述第1检测电路至少具备检测所述电源系统的过电流的功能,构成为在流过规定值以上的电流时判断为所述CPU发生异常,并切断被判断为所述异常的所述CPU所属的所述电源系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菱电机株式会社,未经三菱电机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80089931.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