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驾驶辅助装置、驾驶辅助方法和驾驶辅助程序在审
申请号: | 201680087730.7 | 申请日: | 2016-07-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78369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15 |
发明(设计)人: | 花田武彦;春日隆文;吉田道学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G08G1/16 | 分类号: | G08G1/16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马建军;邓毅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移动体 驾驶辅助装置 预测 检测 判定 驾驶辅助程序 驾驶员通知 驾驶辅助 物体碰撞 移动预测 预测检测 偏离 移动 | ||
驾驶辅助装置(10)预测存在于移动体(100)周边的物体,预测检测到的物体的移动。驾驶辅助装置(10)预测移动体(100)与检测到的物体是否碰撞。驾驶辅助装置(10)在预测到移动体(100)与物体碰撞的情况下,根据是否检测到物体的移动预测发生了偏离、以及是否判定为移动体(100)的驾驶员关注到检测到的物体,判定是否向移动体(100)的驾驶员通知预测到碰撞。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知移动体与周边的物体的碰撞危险性的技术。
背景技术
交通事故引起的死亡事故的一半以上是由于车辆侧的驾驶员的瞌睡驾驶或散漫驾驶。与此相对,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有:根据从向前方照射激光到反射来回为止的时间求出车间距离,在得到的车间距离低于根据车辆的制动距离和空驶距离得到的安全车间距离的基准的情况下发出警报。
但是,根据驾驶员的状况或警报的内容,这种警报有时使驾驶员感觉烦躁。与此相对,在专利文献2中记载有根据驾驶员注视的方向和频度对警报的级别进行控制。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5-225499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平7-167668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在如专利文献2记载的那样根据驾驶员注视的方向和频度对警报的级别进行控制的情况下,即使状况变化而需要对驾驶员重新发出警报,可能也不对驾驶员发出必要的警报。
作为具体例,检测前方行驶的先行车辆,在根据与先行车辆之间的碰撞的预测而发出警报的情况下,当驾驶员注视先行车辆时抑制警报。但是,在由于先行车辆改变举动而在驾驶员的理解与现实之间产生差异的情况下,无法再次发出警报或者警报产生滞后。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适当通知移动体与周边的物体的碰撞危险性。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本发明的驾驶辅助装置具有:移动预测部,其预测存在于移动体周边的物体的移动;偏离检测部,其检测所述移动预测部对所述移动的预测发生了偏离的情况;视线判定部,其判定所述移动体的驾驶员是否关注到所述物体;碰撞预测部,其根据所述移动的预测,预测所述移动体与所述物体的碰撞;以及通知判定部,其根据是否由所述偏离检测部检测到预测发生了偏离、以及是否由所述视线判定部判定为关注到所述物体,判定是否向所述驾驶员通知由所述碰撞预测部预测到所述移动体与所述物体碰撞。
发明效果
在本发明中,考虑是否检测到预测发生了偏离,判定是否向驾驶员通知预测到碰撞。由此,能够适当通知移动体与周边的物体的碰撞危险性。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方式1的驾驶辅助装置10的结构图。
图2是由实施方式1的监视传感器31得到的信息的说明图,是从上方观察物体41的图。
图3是由实施方式1的监视传感器31得到的信息的说明图,是从移动体100侧观察物体41的图。
图4是示出实施方式1的驾驶辅助装置10的整体动作的流程图。
图5是示出实施方式1的物体检测处理的流程图。
图6是实施方式1的物体信息42的说明图。
图7是变形例2的驾驶辅助装置10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1
***结构的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菱电机株式会社,未经三菱电机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8008773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