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噪音屏蔽耳机及其制造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80084772.5 | 申请日: | 2016-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7627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21 |
发明(设计)人: | 金恩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奥菲欧 |
主分类号: | H04R1/10 | 分类号: | H04R1/10;H04R9/02;H04R9/06;H04R11/02;H04R3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鸿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27 | 代理人: | 李琳;陈英俊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韩国;KR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驱动单元 背孔 屏蔽部件 噪音屏蔽 内置 微孔 耳机 连通 制造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噪音屏蔽耳机,根据本发明的噪音屏蔽耳机,包括:驱动单元,其形成有背孔(Back Hole);及外壳,其用于内置所述驱动单元,并形成有与所述背孔连通的微孔,或者可包括:驱动单元,其形成有背孔;及外壳,其用于内置所述驱动单元,其中,所述背孔中插入有屏蔽部件,所述屏蔽部件上形成有微孔,或者可包括:驱动单元,其形成有背孔;外壳,其用于内置所述驱动单元;及屏蔽部件,其形成有微孔,并结合于所述驱动单元的背孔或者所述外壳。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噪音屏蔽技术。更具体地,涉及一种通过使耳机内侧和外侧的气压保持等同的同时,有效屏蔽外部噪音的噪音屏蔽耳机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耳机有很多种类,通常而言,通过插入于耳廓的外耳道的状态下听取音响的入耳式耳机(In-era earphone)被统称为耳机。
另外,耳机插入到外耳道时,会产生耳机内侧(人体体内压力)和外侧(大气压)之间的气压差。即,因形成于耳机的耳塞套紧贴于外耳道的内壁,而会产生耳机内侧和外侧的气压差。
但是,该气压差会对振动板产生影响,会出现振动板偏向于耳机的外侧的现象。
为了避免振动板的偏向现象,动态驱动单元(Dynamic driver unit)和平衡电枢驱动单元(Balanced armature driver unit)的背面部形成有背孔(Back Hole)。这种背孔起到将耳机内侧和外侧的气压保持等同的功能。因此,使得振动板在原位置上执行振动。另外,当利用网孔(Mesh)密度相互不同的其他阻尼器等来覆盖背孔时,会利用振动板动作时所产生的相互不同的压力差来进行调音。
但是,这种背孔会成为供外部噪音流入的路径的问题。即,如图1所示,用于容纳驱动单元1的外壳2上形成有孔(H),而形成于外壳2上的孔(H)和形成于驱动单元1的背孔(BH)将起到作为供外部噪音流入的路径的作用。因此,在需要完全屏蔽外部噪音的地方,例如,为了在机场等的地方使用,需要完全屏蔽外部噪音,但是,因形成于外壳2上的孔(H)和形成于驱动单元1上的背孔(BH),难以实现对于外部噪音的完全屏蔽。
另外,对于将扬声器和麦克风一体化的耳机而言,其会在一个主体(Body)上执行将音响传导到外耳道的功能和将用户声音进行集音的功能。这种结构的耳机通常被配置为,其扬声器朝向外耳道方向设置,以用于传导音响,而其麦克风则朝向耳廓的外部方向设置,以用于集音用户的声音。因此,显露于耳廓外部的外壳上形成有集音孔,以用于来自麦克风的集音,而通过该集音孔不仅会流入外部噪音,而且该外部噪音还会传到形成于驱动单元的背面部的背孔。另外,即便是麦克风朝向外耳道方向的入耳式麦克风(In-earmicrophone)而言,不管入耳式麦克风的设置位置在哪里,也会存在因外部噪音的流入而降低音响品质的问题。
那么,如果为此封闭形成于驱动单元背面部的背孔的话,会产生如上述所述的振动板偏向现象,从而,无法在飞机内部或者高山区等的地方使用。
因此,需要一种通过形成于动态驱动单元及平衡电枢驱动单元的背孔,即能够屏蔽外部噪音的流入,又能够供空气流入的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噪音屏蔽耳机及其制造方法,其通过在显露于耳廓外部的耳机外壳(背面部)上形成与背孔连通的至少一个以上的微孔,以使得耳机的内侧和外侧的气压保持等同,同时,还能够有效地屏蔽外部噪音。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噪音屏蔽耳机,包括:驱动单元,其形成有背孔(BackHole);及外壳,其用于内置所述驱动单元,并形成有与所述背孔连通的微孔。这时,所述微孔可被配置为,形成于所述外壳的背面部,且至少形成有一个以上。
另外,本发明的噪音屏蔽耳机,包括:驱动单元,其形成有背孔(Back Hole);及外壳,其用于内置所述驱动单元,其中,所述背孔中可插入有屏蔽部件,所述屏蔽部件上形成有微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奥菲欧,未经(株)奥菲欧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8008477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子设备
- 下一篇:一种具有蓝牙耳机的可穿戴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