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可溶性纤维液体饮料浓缩物和用于递送可溶性纤维的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680077948.4 | 申请日: | 2016-10-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6311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28 |
| 发明(设计)人: | 乔·克努岑;詹姆斯·D·哈默;布赖恩·杜克 | 申请(专利权)人: | 卡雷特制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23L2/385 | 分类号: | A23L2/385;A23L2/68;A23L2/52;A23L2/56;A23L2/60;A23L33/21 |
| 代理公司: | 北京德恒律治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09 | 代理人: | 章社杲;李伟 |
| 地址: | 美国佛罗里达***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可溶性纤维 浓缩物 液体饮料 递送 高强度甜味剂 风味剂 酸味剂 调味 富含 纤维 | ||
本发明公开了包含一种酸味剂、风味剂、高强度甜味剂、可溶性纤维和水的调味的、富含纤维的液体饮料浓缩物,可溶性纤维占浓缩物量的约20‑60重量%,pH范围约1.2至约4.0。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从液体饮料浓缩物递送可溶性纤维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向人提供可溶性纤维作为营养补充剂的可食用产品和方法。更具体而言,本发明涉及可溶性纤维(尤其是可溶性膳食纤维)液体饮料浓缩物和用于递送人用营养补充剂的可溶性纤维的方法。
背景技术
可食用纤维是许多重要的食物成分之一,有助于青少年和成人的健康生理生物测量。这种纤维有助于食物的营养加工和消化,并排除食物中的固体废物。食物中发现的可食用纤维是可溶型和不可溶型。可溶性纤维吸引和吸收水分。可溶性纤维在通过人的胃肠道(包括胃和肠)时吸收水分。这会影响食物消化过程的减少,延缓胃的排空,并有助于人们在吃食物时感觉饱腹感。因此,感觉饱足的人可以少吃,这有助于控制体重增加。下肠道内的可溶性纤维也有助于大便形成和排除的一致性。合适量的膳食可溶性纤维通过减少排便功能中的便秘和腹泻而对人的肠蠕动具有平滑或平衡作用。这些大便过度致密或过度流动的问题通常称为肠道易激综合症。此外,膳食方案中的可溶性纤维被认为对血糖水平、胰岛素敏感性和LDL胆固醇具有有利作用。
在2006年,随后每年提供一次,美国国家科学院医学研究所颁布了营养需求指南中的饮食摄入量建议。该研究所建议,男性成年人(14岁以上和50岁以下)每天食用约38克膳食纤维,包括可溶性纤维和不溶性纤维;对女性成人的建议是每天约25克膳食纤维。对于年龄较小的男性儿童(1岁以上),推荐范围为每天约19克总膳食纤维,4岁以上每天约25克总膳食纤维,和9岁以上每天约31克总膳食纤维。对于年龄较小的女性(1岁以上),推荐范围为每天约19克总膳食纤维,4岁以上每天约25克总膳食纤维。然而,报告表明,许多人消耗少于建议膳食纤维的一半。
因此,本领域需要含有可溶性纤维的可食用食物和将可溶性纤维作为营养补充剂递送给人的方法。正是这样才能实现本发明。
发明内容
本发明通过提供调味的、富含纤维的液体饮料浓缩物来满足本领域的需要,所述浓缩物包含酸味剂、风味剂、高强度甜味剂、可溶性纤维和水,所述可溶性纤维包含约20-60重量%的浓缩物量,其中pH在约1.2至约4.0的范围内。
另一方面,提供调味的、富含纤维的液体饮料浓缩物,其包含酸味剂、风味剂、高强度甜味剂、膳食纤维(例如可溶性膳食纤维)和水,膳食纤维(例如可溶性膳食纤维)包含约20-60重量%的浓缩物量,其中pH在约1.2至约4.0的范围内。
另一方面,提供调味的、富含纤维的液体饮料浓缩物,其包含酸味剂、风味剂、高强度甜味剂、可溶性纤维(例如可溶性膳食纤维)、防腐剂和水,可溶性纤维(例如可溶性膳食纤维)包含约20-60重量%的浓缩物量,其中pH在约1.2至约6.5的范围内。
另一方面,提供调味的、富含纤维的液体饮料浓缩物,其包含酸味剂、风味剂、高强度甜味剂、膳食纤维(例如可溶性膳食纤维)、防腐剂和水,膳食纤维(例如可溶性膳食纤维)包含约20-60重量%的浓缩物量,其中pH在约1.2至约6.5的范围内。
另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递送供人食用的可溶性纤维(例如可溶性膳食纤维)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提供包含酸味剂、风味剂、高强度甜味剂、可溶性纤维(例如可溶性膳食纤维)和水的饮料浓缩物,所述可溶性纤维(例如可溶性膳食纤维)包含约20-60重量%的浓缩物量,pH在约1.2至约4.0的范围内;和
(b)将饮料浓缩物与水混合至约4盎司至约16盎司的量。
另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递送供人食用的膳食纤维(例如可溶性膳食纤维)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卡雷特制药有限公司,未经卡雷特制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8007794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