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气流控制装置及拉伸膜的制造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680072648.7 | 申请日: | 2016-12-1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67485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16 |
| 发明(设计)人: | 西川彻;阿部龙太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丽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B29C55/20 | 分类号: | B29C55/20;B29L7/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金杜律师事务所 11256 | 代理人: | 杨宏军;李国卿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气流 控制 装置 拉伸 制造 方法 | ||
1.气流控制装置,其为具有箱状体的气流控制装置,所述气流控制装置以与具有将膜搬入的入口和将膜搬出的出口的拉幅烘箱的、所述入口的膜行进方向上游侧及/或所述出口的膜行进方向下游侧相邻的方式设置于所述拉幅烘箱的外部,其中,
所述气流控制装置在其内部具备:
至少一组的一对吹喷喷嘴,其用于向膜吹喷空气,并且以夹持膜通过面的方式而对置;
至少一组的一对上游侧排气机构,其将所述箱状体中的空气排出,且位于比所述一对吹喷喷嘴更靠膜行进方向上游侧的位置,并且以夹持膜通过面的方式而对置;
至少一组的一对下游侧排气机构,其将所述箱状体中的空气排出,且位于比所述一对吹喷喷嘴更靠膜行进方向下游侧的位置,并且以夹持膜通过面的方式而对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流控制装置,所述气流控制装置具备多组所述一对吹喷喷嘴。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流控制装置,所述气流控制装置具备多组所述一对上游侧排气机构及/或所述一对下游侧排气机构。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流控制装置,所述气流控制装置具备多组所述一对上游侧排气机构及/或所述一对下游侧排气机构。
5.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气流控制装置,其中,所述吹喷喷嘴的喷气开口的形状为与膜宽度方向平行地延伸的狭缝形状、或者在膜宽度方向上并列有多个孔的形状,所述喷气开口喷出空气的方向与膜通过面所成的角为直角。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气流控制装置,其中,所述喷气开口与膜通过面之间的距离L、同所述喷气开口的狭缝在膜行进方向上的长度B满足L/B≤11,或者所述喷气开口与膜通过面之间的距离L、同所述喷气开口的孔的直径R满足L/R≤11。
7.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气流控制装置,其中,所述吹喷喷嘴由在膜的宽度方向上形成配合结构的多个壳体形成,且具有在膜宽度方向上伸缩的机构。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气流控制装置,其中,所述吹喷喷嘴由在膜的宽度方向上形成配合结构的多个壳体形成,且具有在膜宽度方向上伸缩的机构。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气流控制装置,其中,所述吹喷喷嘴由在膜的宽度方向上形成配合结构的多个壳体形成,且具有在膜宽度方向上伸缩的机构。
10.拉伸膜的制造方法,其中,使膜分别从拉幅烘箱、和以与拉幅烘箱入口的膜输送方向上游侧及/或拉幅烘箱出口的膜输送方向下游侧相邻的方式进行设置的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气流控制装置中通过,
所述气流控制装置中,一边从所述吹喷喷嘴朝向行进的膜吹喷空气,一边利用所述上游侧排气机构及所述下游侧排气机构将气流控制装置内的空气排出,
所述拉幅烘箱中,一边对行进的膜进行加热一边进行拉伸。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拉伸膜的制造方法,其中,以与所述拉幅烘箱入口的膜输送方向上游侧相邻的方式设置所述气流控制装置,并使得从所述吹喷喷嘴喷出的空气的温度为所述拉幅烘箱的入口处的拉幅烘箱室外的空气的温度以上且膜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以下。
12.如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拉伸膜的制造方法,其中,以与所述拉幅烘箱出口的膜输送方向下游侧相邻的方式设置所述气流控制装置,并使得从所述吹喷喷嘴喷出的空气的温度为所述拉幅烘箱的出口处的拉幅烘箱室外的空气的温度以上且膜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以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丽株式会社,未经东丽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80072648.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