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便携式血液粘度测量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80068113.2 | 申请日: | 2016-11-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91860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5 |
发明(设计)人: | 李东晥;郑真武;朴钟皓;李义虎;李义润 | 申请(专利权)人: | 全北大学校产学协力团 |
主分类号: | G01N11/04 | 分类号: | G01N11/04;G01N33/49;G01N35/00;G01F23/292;G01F23/02;G01N35/0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金玲 |
地址: | 韩国全***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便携式 血液 粘度 测量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便携式血液粘度测量装置,本发明包括:壳体部,其能够移动,并以折叠方式设置有上部壳体和下部壳体;血样注入部,其设置在上部壳体,对血样容器内的血液进行搅拌,自动供给血液;血液粘度测量部,其设置在上部壳体,测量从血样注入部供给的血液的粘度;及数据处理部,其设置在下部壳体,对由血液粘度测量部测量的值进行分析来计算血液粘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便携式血液粘度测量装置,特别地,涉及如下的便携式血液粘度测量装置:利用从人体或动物获得的少量的全血,不受场所及附加装置的限制,能够独立地测量血液粘度。
背景技术
血液的粘度是表示由血管内的血液的流动引起的流动阻力的物性值,具体地可分为全血粘度和血浆粘度。血液粘度的异常的增加会加大作用于血管内壁的剪应力及流动阻力,由此显著提高引发急性心血管疾病及微血管疾病的危险。另外,血浆粘度不仅用于诊断体内的炎症状态,并且也是增加全血粘度的主要原因之一。
全血粘度显示出根据心脏的收缩期及舒张期而粘度持续地变化的流动特性,其理由如下:因全血内的红血球和血浆蛋白质的相互复杂的影响,在血液快速流动时(剪切速率高时),粘度下降,而相反地,血液以缓慢的速度流动时(剪切速率低时),粘度会增加。将显示这样的流动特性的流体叫做非牛顿流体,为了准确地掌握血液的非牛顿流动特性,需要准确地测量对整个剪切速率(例如:1~1,000s-1)的全血粘度。
利用从全血中分离红血球而获得的血浆来测量的血浆粘度与全血粘度不同地,粘度不会根据剪切速率而发生改变,而是保持恒定。将显示出这样的流动特性的流体叫做牛顿流体。
目前来讲,为了测量血液粘度而使用精密地固定于测量室的大型装备,在对血液进行采样之后传送到测量室而测量血液粘度。尚未存在由本专利所提出的能够即时检验(Point-of-care testing)的测量技术,因此目前的情况是无法在所希望的场所、在所希望的时间测量血液粘度。以往,血液粘度是通过如下的方法来测量的。
首先,U字形双垂直管/单毛细管粘度计对承载于两个垂直毛细管的血液带来高度差,测量通过重力而减少的高度差来测量粘度,其具备如下优点。
U字形双垂直管/单毛细管粘度计使用一次性U字形管,无需清洗,因此在临床上容易应用,不存在被感染的担忧,可对1~1000s^-1剪切速率区域测量粘度,可测量全血粘度及血浆粘度。
但是存在如下缺点:U字形双垂直管/单毛细管粘度计因结构性限制,在1s^-1以下的较低的剪切速率区域中测量粘度时产生误差,在测量算法特性上难以测量1cP以下的较低的粘度值测量,为了测量全血粘度而需要3mL的大量的全血,并且在从全血分离血浆之后,为了测量血浆粘度而需要6mL以上的大量的全血。另外,为了测量血浆粘度,需要另外的染色过程,并且作为固定方式的仪器,尺寸大,重量重,因此难以移动,无法实现即时检验(Point-of-care testing)。
在博勒飞(Brookfield)粘度计的情况下,向腔内流入流体,在平板上连接弹簧来进行旋转,测量通过流体而对平板作用的扭矩来测量粘度,其具备如下的优点。博勒飞(Brookfield)粘度计可利用约0.5mL程度的少量的血液来进行测量,并且可测量全血粘度及血浆粘度。但是,博勒飞(Brookfield)粘度计只能对特定的剪切速率测量粘度,因此在全血粘度的情况下,事实上不能对全部剪切速率的全血粘度进行测量,并且并不是一次性测量结构,因此在测量一次之后为了下一次的测量,需要由测量者亲自用手擦除血液并进行清洗,在清洗过程中存在血液感染的风险,因此是在临床上无法利用的技术。另外,作为固定方式的仪器,尺寸大,重量重,因此难以移动,无法实现即时检验(Point-of-caretesting)。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全北大学校产学协力团,未经全北大学校产学协力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8006811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高通量多数单细胞捕获之微流体动力式转运晶片
- 下一篇:颗粒表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