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便携式血液粘度测量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80068113.2 | 申请日: | 2016-11-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91860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5 |
发明(设计)人: | 李东晥;郑真武;朴钟皓;李义虎;李义润 | 申请(专利权)人: | 全北大学校产学协力团 |
主分类号: | G01N11/04 | 分类号: | G01N11/04;G01N33/49;G01N35/00;G01F23/292;G01F23/02;G01N35/0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金玲 |
地址: | 韩国全***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便携式 血液 粘度 测量 装置 | ||
1.一种便携式血液粘度测量装置,该便携式血液粘度测量装置包括:
壳体部,其能够移动,以折叠方式设置有上部壳体和下部壳体;
血样注入部,其设置在所述上部壳体,对血样容器内的血液进行搅拌,且自动供给所述血液;
血液粘度测量部,其设置在所述上部壳体,测量从所述血样注入部供给的血液的粘度;
数据处理部,其设置在所述下部壳体,对由所述血液粘度测量部测量的值进行分析而计算血液粘度;
支承架,所述支承架配置在所述上部壳体与所述下部壳体之间,以使所述上部壳体与所述下部壳体垂直地被支承;
水平仪,所述水平仪对所述下部壳体相对于地面的水平进行计量;及
至少3个水平调节部,所述至少3个水平调节部设置在所述下部壳体而紧贴于所述地面,并且可改变高度,
所述血液粘度测量部包括:
卡盒,其能够相对于所述上部壳体进行拆装,具备形成有空间的两个纵支承部,且将上述两个纵支承部连接为U字形而成;
下部连接体,其安装在所述卡盒的下部;
第一垂直管及第二垂直管,它们分别插入于所述两个纵支承部;
毛细管,其插入于所述下部连接体;
辅助管道,其形成在所述下部连接体内而将所述第二垂直管和所述毛细管连接;
阀单元,其形成于所述下部连接体而改变流路,以使从所述血样注入部供给的血液供给到所述第一垂直管,使流入所述第一垂直管的血液供给到所述毛细管,使所述第一垂直管、第二垂直管及毛细管内的血液供给到所述血样注入部侧;及
第一传感部及第二传感部,它们与所述第一垂直管及第二垂直管相邻而检测所述第一垂直管及第二垂直管内的血液位置,
该便携式血液粘度测量装置还具备卡盒移送部,所述卡盒移送部紧贴到所述卡盒或下部连接体而移送所述卡盒和下部连接体,以使所述卡盒和所述下部连接体从所述上部壳体突出,
所述卡盒移送部包括:
主旋转轴,其接收动力而进行旋转;
移送轴,其结合到齿轮部,接收所述主旋转轴的动力而进行旋转;
齿轮部,其将所述主旋转轴的转动力传送到所述移送轴;
旋转移送部,其形成有多个锯齿,并且结合到所述移送轴而进行旋转;及
移送接合部,其设于下部连接体的背面,在所述移送接合部的一面形成有与所述旋转移送部的多个锯齿啮合的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血液粘度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两个纵支承部形成有切口部,以用肉眼识别所述第一垂直管及第二垂直管内的血液高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血液粘度测量装置,其中,
该便携式血液粘度测量装置还包括加热部,所述加热部设于所述上部壳体,并位于所述卡盒的后表面而向所述卡盒供给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便携式血液粘度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加热部包括:
热生成部,其生成热;及
供热管,其形成为与所述卡盒的所述两个纵支承部相应的形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便携式血液粘度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两个纵支承部的所述加热部侧的规定区域被切开,以接收所述加热部的热。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血液粘度测量装置,其中,
所述血样注入部包括:
容器安装部,其用于安装所述血样容器;
针部,其具备插入于所述血样容器的第一针及第二针;
泵部,其向所述第一针提供气压;及
旋转部,其以规定的角度周期性地旋转所述容器安装部和所述针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便携式血液粘度测量装置,其中,
该便携式血液粘度测量装置还包括连接管,所述连接管形成于所述上部壳体,将所述第二针和所述阀单元之间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全北大学校产学协力团,未经全北大学校产学协力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80068113.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高通量多数单细胞捕获之微流体动力式转运晶片
- 下一篇:颗粒表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