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液机动车辆制动系统和用于电液车辆制动系统的组件有效
申请号: | 201680066966.2 | 申请日: | 2016-09-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9056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2 |
发明(设计)人: | 库尔特·温根德尔;M·霍夫曼;鲍里斯·考斯;J·M·卡尔沃·马丁内斯;J·斯帕菲尔德;S·卡梅尔斯;P·瓦尔肯廷;I·德克;K·胡姆;D·巴施 | 申请(专利权)人: | 采埃孚主动安全股份有限公司;采埃孚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T13/74 | 分类号: | B60T13/7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王小东 |
地址: | 德国科***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机动车辆 制动 系统 用于 车辆 组件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车辆制动系统的组件,该车辆制动系统包括至少一个制动缸(20)和机电制动助力器(10),该组件具有驱动装置,该驱动装置用于驱动为致动制动缸(20)而设计的至少一个致动装置(18),其中,所述驱动装置具有至少一个电动马达(12)和用于将所述电动马达(12)联接到所述至少一个致动装置(18)的齿轮机构(16),其中设置至少一个紧固装置(54;80)以将所述组件紧固到车辆,所述紧固装置限定紧固平面(BE)。根据本发明,所述电动马达(12)的旋转轴(A1)垂直于所述致动装置(18)的纵向轴线(AL)且相对于所述紧固平面(BE)以60°到120°之间的角度布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一般涉及电液制动力产生装置的技术领域。本发明特别涉及一种具有制动缸并具有机电制动助力器的组件,该组件可在电液车辆制动系统中使用。
背景技术
机电制动助力器由电动马达驱动。为了能够通过机电制动助力器实现制动力的增加,电动马达输出轴的旋转运动必须转化为平移运动。从现有技术中可以知道用于此目的的各种装置。
文献WO 2011/0036343 A1公开了一种动力传输装置。该动力传输装置具有驱动蜗杆轴的电动马达。在该蜗杆轴上形成有蜗杆齿。该动力传输装置还包括第一蜗轮、第二蜗轮、第一小齿轮和第二小齿轮。齿条具有第一行齿和第二行齿。该齿条的纵向轴线与蜗杆轴的轴线平行地延伸。第一小齿轮与第一行齿啮合,第二小齿轮与第二行齿啮合。第一小齿轮连接至第一蜗轮,因此第一蜗轮和第一小齿轮共同地旋转。以相同方式,第二蜗轮连接至第二小齿轮。第一蜗轮和第二蜗轮由蜗杆轴上的蜗杆齿共同地驱动。
此外,从现有技术公知一种机电制动助力器,该机电制动助力器在EP 2420421A1中公开。该机电制动助力器具有电动马达、推杆和用于驱动推杆的驱动装置。电动马达的驱动轴驱动具有外部齿的第一齿轮和具有内部齿的第二齿轮。第一齿轮驱动第一齿轮机构,第二齿轮驱动第二齿轮机构。第一齿轮机构齿轮和第二齿轮机构齿轮接合推杆上的齿以便以平移方式驱动推杆。
从现有技术获知的装置由于它们的构造或它们的复杂设计而相对较大。从现有技术已知的装置占用车辆中相对大量的结构空间。如果所述装置必须附装至设置在车辆中并且通常由车辆制造商预定的紧固点,情况尤其如此。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规定一种具有制动缸和机电制动助力器的组件,该组件具有较小的结构空间要求,并且相对于车辆中提供的紧固点具有改进和节省结构空间的对准。
用于车辆制动系统的具有制动缸和机电制动助力器的组件包括驱动装置,该驱动装置用于驱动被设计成用于致动所述制动缸的至少一个致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具有至少一个电动马达和用于将所述电动马达联接到所述至少一个致动装置的齿轮机构。设置有至少一个紧固装置以将所述组件紧固到车辆上。所述至少一个紧固装置限定紧固平面。所述驱动装置被布置成使得所述电动马达的旋转轴线垂直于所述致动装置的纵向轴线并相对于所述紧固平面以60°至120°的角度延伸。
电动马达的旋转轴线(该旋转轴线与致动装置的纵向轴线垂直地延伸)可与致动装置的纵向轴线相交或相对于该纵向轴线偏移地布置。例如,电动马达的旋转轴线可以相对于致动装置的纵向轴线偏移地布置,并且可以在垂直于致动装置的纵向轴线的平面内延伸。
电动马达的旋转轴线可以垂直于紧固平面延伸。电动马达可以尽可能靠近由所述电动马达驱动的致动装置布置,从而实现机电制动助力器的结构紧凑、节省结构空间的结构。机电制动助力器的驱动装置相对于由紧固装置限定的紧固平面以60°至120°的角度布置,从而允许更好地利用车辆中存在的结构空间,该结构空间还由车辆中设置或预定的紧固点所决定。在这种情况下,驱动装置可与其单元对齐并与其单元排列,使得能够尽可能最佳程度地利用车辆中存在的相对于预定紧固点的结构空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采埃孚主动安全股份有限公司;采埃孚公司,未经采埃孚主动安全股份有限公司;采埃孚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8006696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