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内燃机的冷却设备和包括该冷却设备的机动车辆有效
申请号: | 201680066171.1 | 申请日: | 2016-11-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9049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6 |
发明(设计)人: | S·多维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比亚乔及C.股份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K11/02 | 分类号: | B60K11/02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江漪 |
地址: | 意大***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内燃机 冷却 设备 包括 机动车辆 | ||
水冷式机动车辆内燃机冷却设备,其中,冷却风扇(6)由面向散热器(4)的驱动轴(2)控制,散热器由布置在机动车辆的侧部上的百叶窗(5)防护并且接纳基本上切向气流,该冷却设备允许改进通过散热器的空气穿透,由此避免风扇尺寸过大,所述百叶窗(5)具有:至少一个流向肋部(11),其平行于散热器(4)的外表面沿与运动方向(F)一致的方向延伸,介于下部紧固边缘(51)与顶部紧固边缘(52)之间且相对于它们与散热器(4)更为隔开,且具有C状截面,以在百叶窗(5)与散热器(4)之间产生空间(10),该空间使得由风扇(6)抽吸的空气的运动偏转;以及多个叶片(12、13),这些叶片横向于机动车辆的运动方向(F)在所述流向肋部(11)的两侧上延伸,具有前边缘(16),该前边缘比相应的后边缘(17)与散热器(4)更为隔开。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冷式机动车辆、尤其是小型摩托车的内燃机的冷却设备,其中,冷却风扇由面向散热器的驱动轴控制,该散热器由布置在机动车辆的侧部上的百叶窗防护并且接纳由于机动车辆的向前运动产生的基本上切向气流。
背景技术
此种冷却设备也能有效地用在用于机动车辆的发动机中,其中,风扇和发电机发动机两者均组装在驱动车轴上,该风扇设置成用于将空气抽吸通过散热器,该发电机发动机设置成用于为电池充电,用以起动内燃机,并且在机动车辆是具有所谓的混合动力推进类型的情形中,用于供给驱动动力。
驱动车轴横向于机动车辆的纵向展开(方向),且该驱动车轴相对于行驶平面水平以及垂直于竖直平面,当机动车辆沿直线行驶时,该竖直平面基本上由固定的、非转向的后轮的旋转平面所限定。电动发动机、风扇、散热器以及相关联的百叶窗则在驱动轴的端部处被接纳在发动机的同一侧上,该驱动轴由一个或多个活塞控制旋转;该驱动轴的相对端部则连接于将运动传递至驱动后轮的机构。在机动车辆中,在本文中并未描述的方案中还可设有双后轮,但该方案也可包括本文描述的冷却设备。
上文描述的散热器的百叶窗的定位使得该百叶窗并非正面地而是切向地引入空气。用于冷却散热器的冷却水所需的空气则由风扇吸入,该风扇的轴线基本上垂直于由于机动车辆的向前运动而产生的空气流。
考虑到风扇的旋转机制并不直接地取决于冷却需求,这是因为该风扇的旋转通常在风扇由专用电动机控制的汽车发动机中发生,但风扇的旋转机制与发动机的旋转机制相同,以使得散热器总是可充分地冷却下来,且风扇的流行率(prevalence)须在规划时就假定合适的数值。
此种需求则会导致风扇叶片尺寸过大,这一方面会过度地增大冷却设备横向于机动车辆的尺寸,且另一方面,考虑到大部分驱动力、尤其是在高速机制下供给的驱动力会用于风扇运动,这些风扇叶片会降低发动机的总体性能。
美国专利第6,971,438号描述了一种如上所述的冷却设备,其中,在以上强调的缺点可能出现的构造中,百叶窗基本上平行于散热器。
鉴于该需求,欧洲专利申请第2,474,723号描述了一种冷却设备,其中,百叶窗倾斜,以使得该百叶窗的具有增大尺寸的横向突部面向运动方向,从而部分地拦截由车辆运动产生的气流。
然而,此种结构会降低车辆的空气动力学效能,且事实上,此种百叶窗使得横向叶片布置成在百叶窗上形成平坦表面,从而在实践上阻碍空气通过,还防止灰尘、水或粉末穿透散热器的由百叶窗自身闭合的隔室内部。
相反,欧洲专利申请第2,022,658号和台湾专利申请第TW 200 927 542A描述了一种上述类型的冷却设备,其中,百叶窗由竖直肋部分成两个部分,该竖直肋部相对于百叶窗的前后边缘升起。这样,在百叶窗下方形成留空空间,在该留空空间中,空气可能通过风扇的抽吸力的作用而改变方向,且百叶窗的一部分具有其面向运动方向的横向突部,从而部分地拦截由车辆运动而产生的气流。
然而,即使在此种情形中,仍可能同时存在空气动力学的问题以及灰尘或粉末可能穿透防护百叶窗下方的散热器区域的风险。
发明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比亚乔及C.股份公司,未经比亚乔及C.股份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8006617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