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内燃机的冷却设备和包括该冷却设备的机动车辆有效
| 申请号: | 201680066171.1 | 申请日: | 2016-11-1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9049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6 |
| 发明(设计)人: | S·多维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比亚乔及C.股份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0K11/02 | 分类号: | B60K11/02 |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江漪 |
| 地址: | 意大***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内燃机 冷却 设备 包括 机动车辆 | ||
1.一种水冷式机动车辆的内燃机的冷却设备,其中,冷却风扇(6)由面向散热器(4)的驱动轴(2)控制,所述散热器由布置在所述机动车辆的侧部上的百叶窗(5)防护并且接纳由所述机动车辆的向前运动产生的切向气流,所述百叶窗(5)具有下部紧固边缘(51)和顶部紧固边缘(52),其中:
所述百叶窗(5)包括至少一个流向肋部(11),所述至少一个流向肋部沿与所述机动车辆的运动方向(F)一致的方向延伸,介于所述下部紧固边缘(51)与所述顶部紧固边缘(52)之间,且相对于所述下部紧固边缘和所述顶部紧固边缘与所述散热器(4)更为隔开,具有C状截面,所述C状截面具有面向所述散热器(4)的凹部,以增大包括在所述流向肋部与所述散热器(4)之间的留空空间的高度,从而在所述百叶窗(5)与所述散热器(4)之间产生空间,所述空间使得由所述风扇(6)抽吸的空气的运动偏转;以及
所述百叶窗(5)包括多个叶片(12、13),所述多个叶片横向于所述机动车辆的所述运动方向(F)在所述流向肋部(11)的两侧上延伸,且所述多个叶片具有前边缘(16),所述前边缘比相应的后边缘(17)与所述散热器(4)更为隔开,
所述至少一个流向肋部(11)平行于由所述散热器(4)的面向所述至少一个流向肋部的表面所限定的平面,以使得如果沿着限定所述机动车辆的向前运动方向的方向(F)观察的话,所述至少一个流向肋部与所述表面之间限定所述留空空间(10)的距离恒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设备,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机动车辆中,车架包括用于驾驶员的脚的搁抵平台(20),且其中设有侧护罩(21),以在所述平台(20)下方在所述百叶窗(5)的侧部上限定空气通道,所述空气通道具有入口嘴部(22)和空气输出开口(23),所述入口嘴部相对于所述机动车辆的向前运动方向(F)面向前部方向,而所述空气输出开口面向所述百叶窗(5),所述通道的纵向展开切向于所述百叶窗(5)的露出表面并且平行于所述流向肋部(11)。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冷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器(4)具有下部歧管(41)和顶部歧管(42),所述下部歧管对应于所述下部紧固边缘(51),且所述顶部歧管配备有盖子(43),所述百叶窗(5)具有闭合顶部部分(59),所述闭合顶部部分通过完整地遮盖上部歧管(42)和所述盖子(43)而叠置于所述上部歧管和所述盖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冷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器(4)具有盒状形状,所述盒状形状具有暴露于通过所述百叶窗(5)处理的空气流的散热器表面,所述散热器表面是竖直的并且平行于所述机动车辆的向前运动方向(F),且在向后方向上倾斜,以使得所述散热器(4)的下部歧管(41)相对于所述散热器(4)的顶部歧管(42)处于前部位置中。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冷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器(4)的所述下部歧管(41)和所述散热器(4)的所述顶部歧管(42)具有相应的排气管(44)和进气管(45),所述排气管和所述进气管两者均设置在所述散热器(4)的前侧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冷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器(4)具有盒状形状,所述盒状形状具有暴露于通过所述百叶窗(5)处理的空气流的散热器表面,所述散热器表面是竖直的并且平行于所述机动车辆的向前运动方向(F),且在向后方向上倾斜,以使得所述散热器(4)的下部歧管(41)相对于所述散热器(4)的顶部歧管(42)处于前部位置中。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扇(6)被包围在箱体(8)中,所述箱体布置在所述散热器(4)与电动机(7)之间并且具有:
中心开口,所述中心开口对应于所述散热器(4)的面,该面与面向所述百叶窗(5)的面相对;
开口,所述开口处于所述箱体(8)的侧壁中,且所述开口面向下并且配备有翅片(9)。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比亚乔及C.股份公司,未经比亚乔及C.股份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80066171.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