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再生毛囊原基的集合体的制造方法、含毛囊组织薄片及含毛囊组织薄片的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80061457.0 | 申请日: | 2016-10-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3813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11 |
发明(设计)人: | 福田淳二;景山达斗;吉村知纱;大西希咲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立大学法人横滨国立大学;地方独立行政法人神奈川县立产业技术综合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12N5/071 | 分类号: | C12N5/071;C12N5/077;C12M3/00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郝传鑫 |
地址: | 日本神***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再生 毛囊 原基 集合体 制造 方法 组织 薄片 | ||
1.一种再生毛囊原基的集合体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具备如下工序,即,在具有规则配置的微小凹部的微凹板播种间充质细胞及上皮细胞的细胞混合悬浮液,并从整个面供给氧的同时进行混合培养,由此在所述微小凹部内形成毛囊原基,
所述微凹板由具有透氧性的材质构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再生毛囊原基的集合体的制造方法,其中,
播种于每个所述微小凹部的间充质细胞及上皮细胞的合计细胞数为1.0×103个细胞以上且小于1.28×105个细胞数。
3.一种含毛囊组织薄片,其特征在于,
包含由间充质细胞及上皮细胞的混合细胞集块形成的毛囊原基及生物适应性水凝胶,
所述毛囊原基规则地且以与哺乳动物的毛孔的密度相同的密度配置于所述生物适应性水凝胶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含毛囊组织薄片,其中,
所述毛囊原基还进行分化而形成毛囊。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含毛囊组织薄片,其中,
所述生物适应性水凝胶为凝胶化的细胞外基质成分。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含毛囊组织薄片,其中,
所述细胞外基质成分为胶原蛋白。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含毛囊组织薄片,其中,
所述毛囊原基的密度为20个/cm2以上且500个/cm2以下。
8.一种含毛囊组织薄片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具备:
在具有规则配置的微小凹部的微凹板播种间充质细胞及上皮细胞的细胞混合悬浮液,并从整个面供给氧的同时进行混合培养,由此在所述微小凹部内形成毛囊原基的工序;及
将形成于所述微小凹部内的毛囊原基转印于生物适应性水凝胶的工序,
所述微凹板由具有透氧性的材质构成。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含毛囊组织薄片的制造方法,其中,
播种于每个所述微小凹部的间充质细胞及上皮细胞的合计细胞数为1.0×103个细胞以上且小于1.28×105个细胞数。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含毛囊组织薄片的制造方法,其中,
所述微凹板中的所述微小凹部的密度为20个/cm2以上且500个/cm2以下。
11.一种用于形成再生毛囊原基的集合体的微凹板,其特征在于,包含:
规则配置的具有底部的微小凹部,在所述底部上播种间充质细胞及上皮细胞的细胞混合悬浮液并进行培养以形成再生毛囊原基,
所述微凹板由具有透氧性的材质构成。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用于形成再生毛囊原基的集合体的微凹板,其中,
所述具有透氧性的材质为聚二甲基硅氧烷。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用于形成再生毛囊原基的集合体的微凹板,其中,
所述微凹板中的所述微小凹部的密度为20个/cm2以上且500个/cm2以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立大学法人横滨国立大学;地方独立行政法人神奈川县立产业技术综合研究所,未经国立大学法人横滨国立大学;地方独立行政法人神奈川县立产业技术综合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80061457.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