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感光性树脂组合物及由其制备的固化膜在审
| 申请号: | 201680061064.X | 申请日: | 2016-09-2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3967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08 |
| 发明(设计)人: | 权真;许槿;罗钟昊;梁钟韩 | 申请(专利权)人: | 罗门哈斯电子材料韩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3F7/075 | 分类号: | G03F7/075;G03F7/022 |
| 代理公司: | 北京泛华伟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0 | 代理人: | 徐舒 |
| 地址: | 韩国忠*** | 国省代码: | 韩国;KR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固化膜 感光性树脂组合物 硅氧烷聚合物 硅烷化合物 环氧化合物 制备 感光树脂组合物 醌二叠氮化合物 树脂组合物 后处理 高反应性 硅醇基团 耐化学性 化学品 最大化 | ||
本文公开了感光性树脂组合物和由其制备的固化膜。所述感光树脂组合物包括硅氧烷聚合物、1,2‑醌二叠氮化合物、环氧化合物和至少一种由式1表示的硅烷化合物。所述硅烷化合物与所述树脂组合物中的所述环氧化合物一起进一步减少存在于所述硅氧烷聚合物中的高反应性硅醇基团的数量。因此,可以使对后处理中使用的化学品的耐性(耐化学性)最大化,从而提供具有优异稳定性的固化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感光性树脂组合物及由其制备的固化膜。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形成耐化学性优异的固化膜的正型感光性树脂组合物以及由所述组合物制备且用于液晶显示器(LCD)或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中的固化膜。
背景技术
一般来说,为了绝缘的目的,在薄膜晶体管(TFT)衬底上形成透明的平面化膜,以防止LCD或OLED中的透明电极与数据线之间的接触。通过位于数据线附近的透明像素电极,面板的孔径比可以增加并且可以获得高亮度/分辨率。为了形成这类透明的平面化膜,采用了多个处理步骤来赋予特定图案轮廓,并且由于需要较少的处理步骤,因此在此处理中广泛使用正型感光性树脂组合物。具体地说,含有硅氧烷聚合物的正型感光性树脂组合物众所周知为耐热性高、透明度高且介电常数低的材料。
引起高耐热性、高透明度和高分辨率的硅氧烷组合物在本领域中是已知的。常规的硅氧烷组合物可以通过将1,2-醌二叠氮化合物添加到其中具有苯基残基的T型硅氧烷结构单元和Q型硅氧烷结构单元彼此结合的硅氧烷聚合物中而获得。举例来说,韩国特许专利公开第2006-59202号公开了一种组合物,其包括含有量为20摩尔%或更少的酚羟基的硅氧烷聚合物,在相对于其中的酚羟基的邻位或对位不含甲基的醌二叠氮化合物(0.1-10重量%),以及作为溶剂的含有醇羟基的化合物和/或含有羰基的环状化合物。它还公开了由所述组合物制备的固化膜,其具有至少95%的透射率并且满足特定的色度坐标。
同时,使用含有这类硅氧烷组合物的常规正型感光性组合物制备的平面化膜或使用其的显示装置可能存在以下问题,如当固化膜浸入或接触在后处理中使用的溶剂、酸、碱等时膜从衬底溶胀或剥离。此外,随着对高精度/分辨率的需求增加,并且为了减少处理时间,后处理中使用的溶剂、酸、碱等的浓度变得比以前更高。因此,对可形成具有良好耐化学性的固化膜的感光性树脂组合物的需求正在增加。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感光性树脂组合物,其可以形成对后处理中使用的化学药品(溶剂、酸、碱等)具有优异耐化学性的固化膜,以及由其制备用于LCD,OLED等中的固化膜。
问题的解决方案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感光性树脂组合物,包括(A)硅氧烷聚合物;(B)1,2-醌二叠氮化合物;(C)环氧化合物;和(D)至少一种由下式1表示的硅烷化合物:
[式1]
(R1)nSi(OR2)4-n
在式1中,R1为具有1到12个碳原子的烷基、具有2到10个碳原子的烯基或具有6到15个碳原子的芳基,其中,在同一分子内存在多个R1的情况下,每个R1可以彼此相同或不同,并且在R1为烷基、烯基或芳基的情况下,氢原子可以部分或全部被取代,并且R1可以包括含有杂原子的结构单元;
R2为氢、具有1到6个碳原子的烷基、具有2到6个碳原子的酰基或具有6到15个碳原子的芳基,其中,在同一分子中存在多个R2的情况下,每个R2可以彼此相同或不同,并且在R2为烷基、酰基或芳基的情况下,氢原子可以部分或全部被取代;并且
n是0到3的整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罗门哈斯电子材料韩国有限公司,未经罗门哈斯电子材料韩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8006106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